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中)

欣傳媒/ 2014.11.25 00:00
孫全文

李承寬在東海

李承寬先生於1981年,以客座教授身分到東海建築系,開始他日後共14年的教書生涯。但他所經歷的過程,並不如我預期的那麼順利。第二年就結束了客座教授一年聘期,回到了德國。過了三年後的1985年,又回東海,續以專任教授身分執教,次年1986年,張樞教授接系主任職後第二年,李承寬教授被改聘為兼任教授。此改變對李先生的身心方面影響很大。李先生必須搬離東海大學宿舍,在校外租房,因而生活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為何1985年李先生又回到東海不到二年,發生如此不幸的事件,值得我們探討:

一、東海大學是美國基督教聯董會(United Board)創辦的私立大學。創辦以 來,和美國大學的關係格外密切。因而系裡的師資,大多留學美國,因系裡師生對美國建築界資訊非常通暢,反而對於歐洲大學,尤其非英語系國家的資訊極為有限,因而對李承寬在德國建築界輝煌的經歷與成就,自然一無所知。其實,我個人在東海時也是如此。

二、德語系國家大學的特色在於講座制。講座代表一種專業領域。通常在大學裡,主持講座的教授,職缺時,由國內外各地尋找一位有名望及成就的人士來主持。負責講座的教授必須為正教授(Ordinarius),受到極高的尊重與禮遇,並且是終身職。通常一個講座配屬一位祕書,及2-3位專任教學助手。這些助手等於是教授的左右手。大學裡大多數的課程,包括設計課及專題討論等,皆由助手們負責。教授則以負責他專精的一門講義課為主,同時主導研究室的研究與發展。李先生在德國柏林大學,前後密切跟隨的教授,如夏龍及Boerschmann等諸位教授之講座情形,也應該是如此。李先生在德國一待就是半世紀,因此他的腦海中所浮現的,大學裡教書的情景應是德國式大學模式。然而一旦到了東海,所面對的情況與德國大學截然不同。他必須一人負責所有設計課、講義課的準備及授課,以及各種教學及生活上瑣碎的事情。這對一位一生當建築師,而首次在大學裡執教的老先生(當時67歲)來說,是極為困難的。因此在東海,李先生就遭遇許多麻煩與挫折。

李承寬的追隨者

李先生於1981年來東海客座一年,第二次從1985年來東海專任二年,至1997年完全離開台灣共14年的教書期間,雖然在學校及外面從事設計工作並不順利,但仍然有一些傑出而熱心的學生們,始終跟隨著李先生,協助他繼續發展及完成他的抱負。由於這些李承寬的追隨者的努力與執著,在90年代曾引起一股在台灣不可忽視的有機建築熱潮。

曾在東海建築系畢業的季鐵男,於1989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留學回來母系任教。1993年申請到省立美術館的民間藝術選粹研究計畫,而選定李承寬建築師與作品。因而訪談李承寬6次的記錄,由助理矢建國、汪文琦與郭文豐整理發表,引起國內不少年輕建築師對夏龍及李承寬有機建築的興趣。同時李承寬於1993年與1996年,在郭文豐的協助與整理下,相繼在田園城市出版社出版了《新建築意義》和《新建築發展》兩本個人專集。使台灣建築界對李承寬有機思想作品之了解,助益甚鉅。

季鐵男副教授之助教汪文琦,由於參與李先生之省立美術館之研究計劃─「李承寬建築師與作品」,於1994年專程到德國參訪李承寬及他的作品,深受影響。終於放棄留美計畫,而於1996年,赴德入柏林藝術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從2004年開始,以德文寫的博士論文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äring and Hans Scharoun(李承寬與中國工藝聯盟,與黑林及夏隆),於2009年完成,並於2010年於柏林出版。

汪文琦在他博士論文中,除了深入探討李承寬在二次大戰前在柏林求學經過,及與黑林及夏龍相識,合組中國工藝聯盟(Chinesische Werkbund)的始末。並詳述李承寬於戰後和夏龍合作設計的內容。尤其夏龍之戰後有名的學校建築─Darmstadt小學的設計概念,參考中國廣東順德市的城市結構。這些都是有助於深入了解夏龍建築背後的思想觀念,以及有關德國有機建築發展的重要史實。這些從未在主要西方學者著作中被提起的史實,汪文琦在他的論文中,一一被揭露。汪文琦的論文的重要性在於,除了有助於改變西方建築史及評論家對於有機建築發展的看法,以及重新評價李承寬在德國有機建築發展史上的地位及貢獻。更重要的是,幾何與有機並非是完全對立的概念;中國城市規劃中的幾何性原則,仍可應用於有機建築的環境規劃與設計,兩者並不衝突。

事實上,以中文完整的介紹,德國有機建築的理論背景及李承寬的住宅設計,也曾於1998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生邱佩君於她的碩士論文《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中,詳細介紹及分析所有李承寬住宅設計的特色,並於2008年出版。雖然邱佩君的論文內容,參考了1993年及1996年的李承寬專集,以及1993年季鐵男、汪文琦等訪談李承寬的內容;但邱珮君也參考英國學者Peter Blundell Jones的夏龍專集中的資料,更使讀者深入了解,李承寬的有機建築理論基礎與夏龍建築之關聯性。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以設計者的觀點,試圖有系統的分析李承寬所有住宅設計的特性與手法,對於國內年輕建築師們,進一步了解李承寬的住宅設計,助益匪淺。

李承寬的追隨者,除了透過上述的著作來宣揚李先生的有機建築理論與作品外,也在實際設計案中,繼承李先生的理念及設計手法。這些追隨者中,除了林東憲及郭文豐、趙力行,在李承寬於東海時期,直接受教於李先生外,其他如徐岩奇,雖未直接受教於李先生,但透過中原大學另一德籍教授Arin博士之有機建築講義課,以及利用李承寬在中原大學教設計課時的接觸,有機會接近李承寬的有機建築。同時不斷與上述李承寬追隨者合作設計,逐漸掌握了李承寬有機建築的真髓。

李承寬的追隨者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為趙力行,。他早於1988年,與李承寬首次合作,在台中設計首件房地產案:一棟七層樓高、內含28戶住宅單元,可惜未能實現。1998年再度與李承寬合作,參與草屯南埔的林宅設計案。這算是李承寬在台灣留下的第一棟住宅案,而且是當時對台灣相當重要的設計案。趙力行與李承寬的密切合作,成為李承寬最重要的繼任者,並陸續完成許多有機建築的住宅案,如鹿谷黃宅、南投柯宅、南投碧峰林宅等,使有機建築在台灣的能見度與推廣,發揮不小的影響。除此之外,於2002年,與徐岩奇合作,參加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宿舍競圖得獎,2003年完工。並與徐岩奇合作,2006年設計完成東海大學教師及教職員退休宿舍。同時與姜樂靜合作,於2003年,設計完成彰化大成國小,並於2004年設計完成清華大學學生宿舍,可以說成就非凡,自然影響不少台灣新一代年輕建築師。

林東憲是李承寬的追隨者中,也具代表性的建築師。林東憲在李承寬追隨者中,最早受教於李先生。在學生時期,他除了修李承寬的課程外,畢業設計也是由李承寬指導。1992年,他毅然到柏林工業大學修碩士,深入研究與了解李承寬的作品,至1996年完成學業回國。並於1998年協助李先生監造完成草屯的莫宅。2005年設計完成芳苑國小,以及永康永仁高中第一期工程。2010年起,開始設計他在台南的自宅兼事務所,至2013年完成。林東憲從學生時代起,長年和李承寬的接觸與了解,完全得了李承寬建築設計與細部設計的真傳。從林東憲住宅中,可以看出,所有內外空間的處理與材料系部的手法,如同出自李承寬的手筆。唯一不同的是,該住宅坐落於市區中,如何面對都市街道處理、住宅與事務所不同機能的進口處,以及維護住宅的私密性與事務所之間方便的連結,展現了巧妙與舒適的動線關係。各層空間內部與外部露臺之間良好的視覺與動線關係,也展現了重視住宅內部人與人及內部與外部關係的有機建築精神。與李承寬在草屯的住宅相比,頗有青出於藍的氣勢。

郭文豐也和林東憲同時在大學時受教於李承寬先生。在東海建築系當助教起,協助李先生及季鐵男整理訪談錄音資料。更有進者,協助李先生整理及出版兩本個人專集。也因此受到李承寬的有機建築思想影響匪淺。從1994年起,任職於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的五年當中,所負責的設計案中最重要的設計案,莫過於礁溪竹林養護院和宜蘭西堤社福館。此二作品各於1999年和2001年各獲台灣建築獎與台灣建築佳作獎。礁溪竹林養護院,是當時台灣北部所呈現首座展示有機建築新觀念與特色的公共建築。郭文豐在竹林養護院中,特別考慮到各內部空間充足的光線,人與人、空間與人之互動,良好的對外視線以及各樓層逐漸退縮,以留下大片戶外平台,以備室內外活動及避難時所需等。這些概念,皆出自於李承寬有機建築所強調的,完美的符合人的使用機能原則。由此概念下所設計的養護院,不論從內部或外部,皆散發出與一般養護院截然不同的活潑、清新且舒適的人性環境,給當時台灣建築界提示了一個未來公共建築設計的新里程碑。不久2001年,由黃聲遠主導下,仍由郭文豐負責設計的西堤社福館第一期案中,延續竹林養護院的原則:先考慮人,即婦女、兒童、青少年、老人的使用與生活化,設置充足的半戶外空間,並使每一樓層使用者都能貼近自然綠意等。

徐岩奇建築師在李承寬的追隨者中,也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除了早期和趙力行、林東憲合作之外,也曾設計廣英國小,受到當時不少新一代年輕建築師的重視。對於日後2000年台灣新校園運動之發展,發揮不小的影響。2004年至2006年,設計完成的歸仁紅瓦厝國小設計,在配置方面,可以看出夏龍之Lünen女子中學的影響。從活潑的教室單元的座位空間處理、教室內部連結小型外部空間,以及設置小型教師角落等,可看出與Lünen中學教室空間的關聯。寬敞曲折的走廊,已經從通道變成小學生相互交流的場所;輕巧透空的樓梯空間,及其周圍形成的廁所和飲水空間,完全從傳統位於角落的廁所,改變成可愛的學生之主要活動空間。至於由自由活潑的配置而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戶外空間,更由於豐富的植栽及花木,更有助於可愛可視的綠色環境。

撰文、圖片提供 / 孫全文

編輯 / 吳宜晏

====================

>延伸閱讀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上)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78-CKLEE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中)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81-CKLEE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下)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82-CKLEE「建築與交叉文化」國際研討會:李承寬百歲冥誕紀念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3919-live>延伸資訊博克來|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17789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於欣傳媒  請勿轉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