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訪/十年耕耘 林佳龍志在領銜台中火車頭

yam蕃薯藤新聞/林郁倫 專訪 2014.11.19 00:00
「從這裡跌倒,就在這裡站起來」2005年的首次參選失利後,林佳龍說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公職,只以個人的力量,在台中耕耘基層;有些人總是會冷眼旁觀,或冷淡以對。 而在台中居住十年的他,更寫了《佳龍帶你遊台中》的旅遊書。最常去的地方是距離家最近的、也是太太喜歡帶著小朋友休閒的去處「勤美誠品綠園道」。和市民在此交流互動之餘,也感受草地空間的氣氛悠閒溫馨。他想起曾在綠園道上遇見市民朋友的狗狗溜著一隻密袋鼯,密袋鼯穩穩的趴在小狗的背上一起散步,沿途吸引民眾目光,相當逗趣。 而林佳龍也透露私房路線,沿著綠園道走往美術館至五權路,周邊矗立人文創意特色餐廳,也藏匿著各式私房創作料理。又或,走往在公益路與向上路的舊住宅巷弄間,也有老房子改造的小舖、有展場、手創雜貨、花草舖,為當地的居民及各地的旅人帶出台中生活的宜人情調。 廖婉如7個花園形容參選個人與外界的關係 「歡喜做,甘願受」夫妻倆的人生座右銘,太太廖婉如以7座花園形容自己的人生經營規劃,解釋了對另一半投身選戰的看法,再次攜手打選戰,默契油然而生。她說一樓的花園是自己,二樓則家庭花園,三樓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原生家庭花園、四樓是朋友的花園,五樓的花園是工作,透過工作希望讓社會是良善、互相提攜的關係,這前五樓都是生活中可面對面直接接觸的,六樓是社會、國家的花園、而七樓是價值觀、人類文明意識進化的花園,這兩個樓層的花園需要與陌生人互動,在政治參與的路途上,接觸到的群眾也越來越多。 因為六樓和七樓的花園太重要了,林佳龍說,投身政治參選以來,如果由自我、婚姻家庭的花園來看,可能會有所割捨。但是在選舉過程中,雙方都因此有所成長、歷練,視野也更加更寬廣、更能相互包容,雖有犧牲但也有所成長。夫妻雙方因此對人性的感受度及包容度更強了,也希望以自己更大的影響力,實際去體會及協助、了解社會底層或是弱勢民眾真正的需求,因此,雙方產生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這也是太太會持續去幫助他走政治這條路的最大原因。
新聞圖片
以下為Q&A談話式專訪紀實: Q:面對競選對手,也就是胡志強,您覺得您最大的優勢為何? A:市民對政治人物的評價會長期累積,不是一天一夜造成的,自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深耕基層到提出願景,自己這些年來在台中的經營相當辛苦,沒有執政資源,就只能一步一腳印勤走基層、深耕服務,從「一杯水」到「山手線」,這兩件事情都是胡志強一開始批評,最後跟進。 民調的長期以來都顯示自己的支持度維持在4成多,胡市長即使打了許多政績牌,支持度一直停留在3成左右沒有顯著的成長,也顯示市民希望有新的氣象和突破。這次選舉的關鍵並非以藍綠對決為路線,也會更加努力爭取中間甚至偏藍選民的支持。時間是檢驗一個政治人物最好的方式,年底的選戰是市民對胡志強13年來政績的檢視,也是對自己十年深耕的考驗,相信兩相比較下,市民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Q:10年前的選舉門外漢,這10年間您對台中的情感與關切?而再戰台中您的心情又是?如今在民調上看來是綠營「決戰中台灣」新希望,您看民調的態度為? A:十年前,和太太廖婉如以及家人,來到台中從零開始。十年來,包括在場許多朋友在內,數不清的、認識或不認識的台中鄉親支持和打氣,因此始終對這個城市懷抱著希望。在台中這十年來經歷失敗過也退讓過,支持他的是愛台中的心還有民眾支持的力量,讓他能夠堅持在台中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和大家一起打拚。民調的輸贏雖值得參考,但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目前選戰激烈,相當感謝市民的支持,相信這也是讓自己在最後一個月全力衝刺的力量,也呼籲要打一場正面的選戰,應該讓真實的民意呈現,讓民意來帶動台中的改變。
新聞圖片
Q:終結表演政治,開啟行動政府,新書取名「城市行動派」,做一位"年輕的市長",亦包含競選制服後大大的"希望"二字,想要傳達給選民的訊息是? A:《城市行動派》的書名,一方面代表的是一群有行動力、敢於實踐夢想的人集結在一起,不分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為推動一個城市改變而努力。另外一方面,也期待這本書的內容豐富紮實,萬有包羅,就像充滿美味餡料的「派」一樣,從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乃至都市規劃,相關內容都能在本書中獲得。更希望這道熱騰騰的「派」,能成為改變台中的這場行動中,最好的活力與能量來源。 團隊從一開始就希望這是一場正面的選戰,所以不論是CF或是文宣,都是談願景、政見,望用具體的政見贏得人民的信任。市民的行動都將成為「希望」大台中改變、前進的力量,讓台中更好的理念能夠持續發酵,期望市民朋友能繼續以行動展現認同與支持,共同迎接屬於大台中希望的新時代。 Q:台中市民最關心「交通」問題,您首重的關鍵任務是?對方(胡陣營)評斷您的交通政策為拼裝車,您怎麼因應? A:台中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與環境基礎,台鐵有山線及海線,國道有一號、三號、四號及六號,公路有環狀的台七十四線及生活圈道路,以及高鐵烏日站,但可惜至今還未能發展出一套完整又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因此提出大台中的交通發展,以「安全、人本、綠色」為交通政策的三大核心概念,並以「大台中地區環狀軌道運輸」為基礎串連高鐵、台鐵和捷運路網,搭配轉運站、公車、公共自行車等系統,建構起「複合式交通運輸系統」。讓台中成為「客運城」,未來將建立各層級轉運中心,強化公共運輸整體服務效率。 未來要建構的台中MR.B&B複合式大眾運輸,是以「Metro」捷運加上「Rail」鐵道,結合普及的「Bus」公車路網,搭配「Bike」公共自行車,讓複合式的大眾運輸網,以軌道運輸作為骨幹,搭配八大轉運中心與公共自行車369計畫,建構起「複合式公共運輸系統」,讓整個運輸網延伸到市民生活中的街頭巷尾。 大台中的交通未來將以軌道運輸作為骨幹,要讓「大台中山手線」建設東西向的軌道路廊,銜接台鐵的山線與海線,台中地區的城鄉發展融會貫通,將可避免原縣區遭到邊緣化。將全力推動3大交通建設,包括「環狀山手線」將把山線和海線鐵路高架捷運化、「橘線輕軌機場捷運」連結霧峰、市區到清水,以及「綠線環狀化延伸至太平與大里」。 除了硬體設施外,積極推動交通管理的改善,用以解決塞車問題、停車困難與路不平等問題。舉例而言,未來將親自召開「道安會議」,一個一個解決台中容易塞車的地段,清楚的讓市民知道我的決心及執行力。
新聞圖片
Q:「大台中123」從交通來提升直轄市市民的生活品質,縣市合併允諾市民的有感生活,您的論調是? A:台中位處台灣南北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但若僅靠優異的先天條件,而無後續足夠的軟、硬體建設支持,台中將無法持續增加其吸引力,很容易就會被別的城市取而代之。因此,就大的硬體基礎建設部分,我提出「中都奠基工程一二三」,或簡稱「大台中123」,希望藉由城市發展基礎建設的鞏固,促使台中城鄉均衡發展並成為中部對外的門戶,進一步確立台中在台灣「中核心」的主要地位。更明確地說,台中應善用地理位置與廣大腹地的優勢,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發展策略,去連結一條「大台中山手線」、開發2個國際海空港、打造兼顧各區域發展的3大副都心與中區再生。以此3大硬體基礎建設,一方面有效連結在地產業,另一方面啟動大台中都市再生動能,有效建構大台中都會未來的區域發展。如此,台中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中部地區發展的火車頭。 Q:您的高人氣也或許從專頁中20幾萬的粉絲人數看得出來(相較對手不到10萬的人數),在經營網路和年輕選民的策略上,您的方式又是? A:網路社群時代,也改變政治生態,相當重視與青年朋友的互動,未來任何城市的發展規劃,青年是關鍵的受眾,青年的創意,都將發揮產業的競爭力,因此時常透過臉書與網友直接互動,除了發表政見外,也會分享美食或行程,目前粉絲數已達20餘萬,在臉書上的互動討論度,遠遠高於胡志強2到3倍。 另外,日前也於中區舉行青年創業座談會、參與青年議會,透過與年輕人對談,了解青年人的想法後研擬政見。更具體提出了「青創銀行」,希望讓台中成為最適合青年創業的友善城市。 除了提出政見之外,我也相當期待直接與青年朋友的對話。藉此加入沃草團隊舉辦的「市長,給問嗎?」,讓大台中民眾將有機會透過網路市民提問平台,直接向候選人提問,未來也將持續於網路社群上或是青年朋友有良好的互動,也希望得到年輕人的認同,為台中帶來新希望。 胡志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