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紀念鄭成功390歲冥誕【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4.08.26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今年8月27日是「開台聖王」鄭成功390歲生日,鄭成功是第一位打敗西方武裝力量的華人,他把原在台灣經營商貿的荷蘭人和北方的西班牙人勢力全部驅離出台灣;鄭成功及其兒孫在台灣建立東寧王國,這是在台灣島上第一個建立的國家,惟乃奉大明正朔;明鄭之後統治過台灣的有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還有跟著國民黨一起逃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李登輝稱之為「中華民國在台灣」、但把國民黨趕到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說「中華民國早在1949年就滅亡了」,李登輝還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呢);從荷西時代到國民黨、台灣經過中國的漢族、滿族和東方的大和民族、西方的荷西兩國之統治,國號數變、惟萬變不離其中的是「台灣」或台灣話的「大員」;不管哪一種族?哪一國家只要對台灣進步有貢獻的,吾人都應懷念與紀念,從鄭成功、陳永華、鄭經、劉銘傳、沈葆楨、後藤新平、孫運璿、李國鼎等只要功在台灣,吾人都應銘記在心、永誌不忘。

鄭成功是其父親鄭芝龍與日本女子田川氏於日本平戶所生,鄭芝龍原係當時東方最大的海商帝國,控制範圍自日本海到東海、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到印尼一帶,所有各國船隻經過此一水道都要繳「過路費」,每艘船繳交三千金,歲入都以千萬斤計,繳過路費後即可掛上鄭氏旗幟安全通過這片海域;1927年鄭芝龍已掌控七百艘船隻(傳給鄭成功時據說已達五千艘),這些鄭家船隻往來日本海到印尼海域一面檢查一面也經營商務,因而成為東方最大海權政商團體,連日本的德川家康幕府都禮讓三分,據說德川早有謀台之心、因鄭芝龍之海上霸業而放棄,不過甲午戰後日本統治台灣也以鄭成功是日本人後代而謂「日本收回台灣」之說。

當在大陸抗清之軍事節節失利後,鄭成功開始想取台澎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1661年他派出手下近三百艘船隻載著二萬五千兵勇經澎湖向台灣進軍,驅逐當時據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這是東方海上強權唯一一次打敗西方海上霸權,也是元朝以來第一個打敗洋人的中國軍隊;鄭氏父子治軍之嚴可見一般,後來鄭經領導這支台灣兵反攻大陸攻下江南五省,若非福建的耿精忠從中作梗,鄭經可能就帶這支台灣兵與滿清隔江分治了;後來施琅帶著福建水師打下台灣,這支水師也是鄭成功原來訓練的班底(施琅原是鄭成功之部將);鄭克塽投降大清之後,康熙皇帝把這支台灣兵派去打尼布楚,結果打敗俄國兵,這是華人軍隊第二次打敗洋人軍隊,都是明鄭訓練的台灣兵打的;可憾的是台灣兵打贏尼布楚之戰,康熙皇帝卻簽了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將江東六十四屯割讓給俄國。

鄭成功攻下台灣14個月後就病逝了,後傳位給兒子鄭經再傳位給孫子鄭克塽,祖孫三代治台只有短短22年便被叛將施琅率領滿清福建水師給消滅了,不過鄭氏家族給台灣留下很多很好的啟示,值得後人效法:第一、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以民間力量建立代表東方海上霸權之水師,不但打敗當時西方海上強權的荷蘭,也讓日本德川幕府敬畏三分(日本當時在實施鎖國政策);今日的長榮海運曾經是全球最大船運公司,但比起鄭氏的海商帝國顯然是小太多了(不比單一船隻噸位),台灣是一個海權國家、這在鄭成功時代就已訂位得非常清楚,只有發展海洋政治經濟台灣才有希望,十六世紀以後西歐的濱海小國或島國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都是發展海上霸權,日本德川幕府還政於天皇後也開始發展海洋事業,建立東方的海上強權;所以台灣未來的希望在海洋,發展海上經濟是台灣必須前進的道路。

鄭成功用了一位參軍(相當於宰相)陳永華將大明王朝的典章制度、文武官制、官民學制全部移植到台灣,這是台灣開始行使較有統治制度之始;陳永華為養近二十萬大軍開始實施屯田制,實施兵農合一制度,這一點也值得政府參考,讓士兵多做一些生產事業,不要無事生非、沒事幹就操死人,讓士兵投入生產事業亦有助於退伍後之就業;東寧王國實施兵農合一制都還能反攻大陸打下江南五省,國民黨的部隊每日操練(最多是協助救災或收割)結果還不是躲在台灣偏安海島,可見兩蔣時代立下的兵制是失敗的,應該研究改進。

國民黨敗逃台灣以後竄改很多歷史,包括自己明明被人民解放軍追得到處死竄,像被追殺的老鼠一樣有洞就鑽,但蔣幫那群丟臉的文膽說是「轉進台灣」,國民黨政府把日治時代很多優良政績全部一筆勾銷,甚至明清時代很多已注入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史都省去不傳,只在虛構一些國民黨北伐抗戰時的豐功偉業,連鄭成功這種「開台聖王」也不紀念,現在台南僅有一所「成功大學」用茲紀念鄭成功開台之偉業;許添財擔任台南市長時又成立「鄭成功文物紀念館」;台北市有一所「成功中學」;鄭成功在台灣文史之位階應比蔣介石高出很多才對;值此鄭成功390歲冥誕特撰本文以資紀念,也給國民黨政府一些省思,記得吃果子要拜樹頭。【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