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委劉建國邀農委會輔導「蓮霧」技術、創造雲林農產新亮點

大成報/ 2014.08.15 00:00

【大成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為了提升雲林地區蓮霧的栽種技術,立委劉建國邀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盧虎生處長、台南改良場王仕賢場長、高雄改良場戴順發副處長、賴榮茂分場長、雲林縣農業處張文東專員、古坑鄉公所陳坤進主秘、王國勝代表黃朝裕代表、吳滄得代表、農民等人至古坑鄉麻園村蓮霧產區現場輔導農民,為農民開創出一條新的生機。

在劉建國委員協調下,於兩周內由農委會擬定雲林蓮霧栽培管理科技轉移技術輔導計畫,高雄、區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全力投入輔導,該計畫包含設置蓮霧示範區、枝修剪、樹勢培養、產期調節、不定期舉辦栽培技術與管理講習會..等等相關技術,以利農民早日順利轉種成功,讓雲林蓮霧也能媲美屏東蓮霧,甚至迎頭趕上,使雲林蓮霧成為農產新亮點,新產品之一,創造新的價值。

劉建國表示古坑鄉農民都以種植柳丁、竹筍農作物,由於種植面積過於廣泛,再加上各種因素等等,使得價格一年比一年差收入不如預期,部分農民紛紛轉種高價值的經濟作物,其中一項便是蓮霧。以目前雲林蓮霧露天栽種面積約38公頃(古坑22公頃、斗六8公頃、虎尾3公頃),主要以泰國種「紅寶石」為主;麥寮目前則有農友新建加強型塑膠布溫室,栽培品種則為「四季紅」。

劉建國指出本地種植蓮霧的農民,若想在栽培技術上有所精進的話,都須要遠赴南部產區學習技術,以古坑地區來說溫度與環度與南部不同,很多方法無法拷貝至雲林使用,且本地所裁種之品種也與高屏有所差異,劉建國說本地適合生產於晚春至初冬的果實,與南部的生產有所區隔,故亟客製化出屬於雲林蓮霧的裁種技術及方式,以利造福農民。

林姓農民表示雲林蓮霧主要產於夏季的五至八月,近年來雲林的蓮霧已進入量產的階段,但栽培技術方面仍未到位,農民的收成結果多為不良品,導致許多農民漸失信心,已有不少農民把裁種多年的蓮霧樹剷除,又重新種回柑橘類科的水果,身為農業首都的農民,在農業的技術上只會原地打轉,沒有成長。林姓農民指出因為賴榮茂分場長有建立出高品質蓮霧栽培技術,在蓮霧產業中相當受農友的肯定,但因改良場有區域性之問題,且有一段距離,本地農友經常無法及時取得必要的協助,感謝劉建國委員的協助下,爭取到農委會輔導與相關技術計畫。

農委會科技處盧虎生處長表示台灣現在蓮霧的主要產區在高雄市及屏東縣,當地因產業以發展數十年,主要生產冬春果實,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將全力輔導農民並請蓮霧栽種博士級的賴榮茂分場長,全力將屏東蓮霧經驗技轉給雲林農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