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財產世代移轉創新高

大成報/ 2014.08.13 00:00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不動產登記移轉中,雖然買賣移轉數量出現下滑,但透過繼承、贈與等方式移轉登記的建物數量,卻來到近年以來的新高量,今年上半年透過繼承與贈與取得的建物棟數,就超過5萬棟。相較於現金的直接移轉,透過不動產移轉可以達到快速有效的資產移轉,但需留意贈與和繼承的成本都認定為時價,也就是房地的公告價格,未來若房地合一上路,恐怕節稅效益會大打折扣。

由於國內不動產的實價與評定價格有一大段落差,加上從2009年初遺產稅、贈與稅的稅率調降為10%,資金從海外回流,而透過不動產贈與等方式移轉資產則更為常見,統計今年上半年的贈與棟數達2.8萬棟,為近年以來的新高。除了贈與方式移轉以外,由於台灣人口逐漸老化,繼承移轉的建物棟數也快速增加,若生前有經過特別規畫,繼承移轉的節稅效益更為明顯。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透過房屋贈與繼承等方式移轉,可以有效將財產移轉給下一代,2010年上半年買賣與「繼承+贈與」的比例約為5比1,但到了今年上半年買賣與「繼承+贈與」的比例已經上升至3比1,顯見透過「繼承+贈與」的移轉,因為長輩的贈與或身後留下不動產,已經取代一部分的買屋需求。

贈與和繼承的財產價值計算,以時價為準,也就是以土地公告現值或房屋評定標準價格為準,目前遺產稅及贈與稅免稅額各為1,200萬元及220萬元,不過透過贈與等方式節稅的效益,可能得視最後房地合一的法案結果而定。

受贈人與繼承人取得不動產的成本認定為時價,也就是土地公告現值加上房屋評定現值,可能只有市價2~3成,未來若是房地合一上路,少了土地免資本利得稅的優勢,一旦轉手出售,稅金將非常可觀,可能比房地合一前多出好幾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