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陳撤退一甲子 紀實展今開幕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4.06.17 00:00
明年是大陳撤退60週年,一場名為「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於今天(17日)隆重開幕。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大陳居民當年被迫像包裹一樣被連根拔起、撤退到台灣,在異鄉落地生根,展開辛苦的生活,成為台灣的一份子。她希望透過這次影像展提醒所有台灣人,台灣的歷史其實遠比自己想像得更多元,自己的歷史應由台灣人自己珍視。

1955年(民國44年)1月18日,中共大舉進攻大陳島北方的一江山,一江山失守後,國民政府基於戰略考量,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當時大陳島上的2.8萬多名居民全部撤退到台灣,這批「移民」因此追隨中華民國國軍來台,被稱為「大陳義胞」。

大陳居民從基隆碼頭西岸登陸後,被政府安置在不同的地方,開始落地生根,歷經清苦的生活與文化適應的掙扎。大陳同鄉榮譽理事長林玉麟現在回想這一甲子的過程,心裡既感觸也充滿感激。林玉麟說:『(原音)到台灣打拚,現在到今天已經59年了,還有再過半年就60年了。我在海上工作,去作苦工、去打漁,這個時候心裡想著很辛酸,但是到了20年以後,我就很好了,我的後代也很好,也非常感謝蔣公、蔣經國先生,現在我們大陳(居民)來到台灣,一般的生活都很不錯。』

文化部長龍應台17日也親自主持「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開幕式。龍應台指出,當年大陳人是全島、全村被連根拔起撤退,並非所有台灣人都能理解他們因為國家災難所承受的痛苦與悲傷,因此希望藉由這次歷史珍貴影像展,讓大家更珍視自己的歷史。龍應台:『(原音)大陳人在過去60年裡頭所要承受的,因為家國災難而承受個人命運的痛苦,我相信也不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深深了解、所有人都了解。所以我們台灣人的記憶還有好多抽屜並沒有真正每一個都去把它打開,自己的歷史怎麼解釋、自己的歷史怎麼疼愛,真的只有自己能夠做。』

當年大陸淪陷時,最後一批撤退的陸軍將軍胡宗南的兒子、現任總統府資政胡為真和交通部長葉匡時也應邀出席影像展開幕,由於葉匡時的父親就是大陳撤退居民,葉匡時回憶起小時候自己在花蓮成長、說大陳話(台州話)的生活點滴,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