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兒童缺血中風 毛毛樣病可用MRA篩檢

中央廣播電台/李憶璇 2014.04.30 00:00
「毛毛樣病」是東北亞國家常見的特殊疾病,原因是兒童過度換氣,導致腦部血管缺血,初期檢查難以發現。台大神經外科團隊進行2年研究,發現磁振血管造影(MRA)可在初期觀察出毛毛樣病癥狀,且比磁振造影(MRI)不具侵入性及輻射威脅,手術後追蹤也相當成功。

「毛毛樣病」(moyamoya),是韓國、日本等東北亞孩童好發的一種疾病,原因多是喝熱湯、長時間哭鬧、吹氣球等過度換氣動作導致腦部血管缺血,出現頭痛、言語不清、癲癇等症狀,台灣也有些許案例。由於毛毛樣病屬於短暫、可逆現象,家長難以發現異狀,若情況日漸嚴重,將形成兒童認知障礙。

毛毛樣病好發的高峰期約5到10歲孩童及35到40歲成人,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常見的治療方式以「顱內外血管直接吻合術」及「顱內外血管間接吻合術」為主,其中,兒童以間接方式治療最為安全、有效。

台大醫院集合跨專科研究團隊,針對毛毛樣病進行研究,認為腦部磁振造影(MRI)雖是常用的診斷工具,但在發病初期不容易診斷,也具有輻射;若以「磁振血管造影」(MRA)診斷,很容易就能觀察出徵兆。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劉夢菲說:『(原音)MRI是台灣非常普遍的檢查,可是要看到它有變化,病人已經要中風了,或是不正常、霧霧的血管已經太多了,那時看的出來,可是有的病人還在疾病的初期,那就要做MRA磁振血管造影。我們也呼籲國內照顧小孩子的醫生也要有這樣的概念,多推廣MRA檢查。』

劉夢菲表示,各醫學中心都有MRI儀器,因此也可以做MRA檢查,她也呼籲兒童相關科別醫師診斷過度換氣症狀的兒童時,應透過檢查排除毛毛樣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