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挨打10年!兩岸排名台積電擠老9 大小分流成主力

NOWnews/ 2014.04.30 00:00

記者簡怡欣/台北報導

「台灣終於從一路挨打10年翻身!」雜誌發行人謝金河一語道出國內產業新跡象,以技術優勢搶攻國際市場的台積電,是去年國內成長幅度最大企業,位居兩岸三地企業排名第9名,國內第二大鴻海則位居第25名;謝金河認為,台灣從一度沮喪、沒有明天的市場,再次向前挺進。

平面雜誌《今周刊》今(30)日公布最新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排名數據,大陸企業包辦前8大勢力,但以往相當看好的石油、建設、農業金融產業成長幅度不增反降,而台積電則位居第9名,且成長幅度也是前10大中第2高、成長14.15%,僅次於軟體業騰訊市值成長率113.1%。

國內市場深受大陸影響,但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指出,近2年大陸市場不少企業出現下滑趨勢,過去熱門產業也逐漸落難走低,陸方金融、工商、農業等企業素質顯著下滑,面臨呆帳壓力的陰影仍未消散;另又以軟體、主機板、IC製造開始走高,且行動互聯網也聲勢最為浩大。

對於台積電、鴻海,甚至連聯發科也擠進千大的40名之內,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分析,因應陸方的網路產業開始壯大,相對也將帶動硬體、網通設備等需求,看好未來10年產業正成長;而半導體產業更是大陸後工業化的最後一哩,在台商面對中日韓同步競爭大陸龐大潛力市場,將成為大小尺寸面板分流市場競爭力。

兩岸三地企業各別成長力反應競爭力,台大商研所教授、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指出,政府除了從產業政策、規模集中協助企業發展,更應強化保護企業集中市資,也能穩確國內企業龐大員工就業機會;且隨著大陸企業走向在地化策略,雖由內替代外不甚順利,但也仍顯現出台灣企業更得仰賴政府呵護資本,再創下一個台積電、大立光。

看好國內企業去年阻跌再次翻身,大立光也創下近16年台股價新高點,謝金河表示,要把市場餅做大,並非僅一廂情願投入大陸市場投資、拒絕大陸將台灣困在島上,雖服貿並不見為國內市場帶來利多效益,但仍得透過攜手走向RCEP、TPP等國際市場,找回台灣新定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