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本周排定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逐條審查,並於昨日完成前四條審查,明日續審。督保盟召集人黃淑英表示,政府從未正式對自經區的國際醫療機構作出負面衝擊評估,也從不問血汗勞動基層醫護人員與消費者的聲音,更欠缺為何能夠增加醫師待遇與提升醫療品質的具體證據,是一個「今天做,明天就後悔」的政策。
公醫時代發言人黃致翰指出,當台灣大型醫院急診病人苦於壅塞等床時,政府卻要名醫支援國際醫療服務,自經區允許醫師可以每周兼職20小時,等於每周至少一半的時間,並開放相關醫療重症項目,特別是醫學中心與財團法人醫院所擅長的項目,除了醫護過勞加劇外,更衝擊病人安全。
醫改會組長朱顯光則表示,該會曾調查發現,大部分醫院不會把盈餘分配給醫療人員來改善勞動環境或改善病人醫療品質,而自經區卻開放法人得以擔任社員股東、外國人得以擔任負責人,在社員股東得以分配利潤的條件下,醫療將成財團的私有財。
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黃嵩立則認為,自經區國際醫療機構的設置,醫療商品化與市場化,不但所有醫療都視病人的社會與經濟實力而定價,更將病人的健康與治療視為交易,醫師被迫成為業務員,並失去專業自主性。
民團呼籲,立院應先要求行政部門完成評估報告與衝擊配套後,再進行條例審查,為避免台灣醫療加速崩壞,立法院應全面刪除國際醫療機構條文。
對此,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表示,目前外界對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國際醫療機構仍疑慮,包括醫療人力被吸引至專區、自費醫療價格高漲及醫療階級化等,其實都過慮了。
吳明彥認為,如果沒有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國際醫療機構,反而憂心台灣優質的醫療人力將更易被吸引至別的國家,特別是大陸地區。而國內健保及自費醫療價格在健保署及地方政府嚴格管控下,調整幅度有限,不會飛漲。
吳明彥強調,唯有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發展國際醫療機構,以「產業為主、醫療為輔」,發展疾病治療、健檢、醫美、醫材、生技、資訊、銀髮產業、養生、復健中心、訓練中心及會議中心等,台灣才可留下醫療人才,引進先進醫療技術,提昇醫療水準,造福所有人民,也為成千上萬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