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早期評估焦慮症或憂鬱症可及早治療

大成報/ 2014.04.09 00:00
【大成報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最近由於服貿問題,社會上瀰漫著一股動盪的氛圍,民眾有些常失眠、擔心,有時也搞不清自己在擔心甚麼,全身都痠痛,嚴重的還會感到胸悶心悸。另外有些民眾是沒有食慾,一吃東西就反胃,做甚麼都沒有力氣,以前喜歡運動,但是最近完全提不起勁,只想躲在家裡。如果當您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洪啟偉建議民眾都可以先到家醫科作檢查。

洪啟偉表示,常見的身體型疾患有腸躁症、慢性疲勞症及肌纖維痛症。但是要下診斷前,都要先排除器質性疾病或是常見的精神性疾病,例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憂鬱症,才能正確診斷及早治療。

廣泛性焦慮症,根據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終生盛行率約為5.1%-11.9%,而歐洲的研究則發現一年盛行率約為1.7%-3.4%,而終身盛行率約為4.3%-5.9%,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高約1.5-2倍,由於病情起伏不定,大部分的病人不會發現,會在生活工作壓力增加時惡化,常見症狀分成肌肉緊繃、自律神經亢奮、過度警戒且過度敏感三大類。

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包括有:肌肉顫抖跳動或搖動、肌肉緊繃疼痛或痠痛、坐立不安、容易疲倦、吸不到空氣或感覺喘不過氣來、心悸或心跳較快、流汗或手掌冰冷且濕、口乾、頭暈或暈眩、想吐腹痛、突然感到潮紅或畏寒、頻尿、吞嚥困難或覺得喉頭有異物感、覺得隨時有事要發生的感覺、對不預期的外界刺激過度反應、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腦中空白、難以入睡或睡不安穩、易怒等等。

憂鬱症則是以憂鬱情緒或失去興趣為必要症狀,在世界十個國家(美國、德國、日本、巴西等)的社區統計資料發現,終身盛行率約為3%(日本)-17%(美國)不等,整體平均約為8-12%,女性盛行率約為男性的2倍。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15歲以上民眾約8.9%有中度以上憂鬱,若是65歲以上則有8.4%為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而且憂鬱症的比例仍在逐年增加中,其中又有15%的病人會死於自殺,這也是為何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其中之一就是憂鬱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一般民眾要如何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呢?洪醫師提供兩個簡便自我評估表,第一個是廣泛性焦慮自評表(GAD-7),分數小於5分為正常,5-9分為輕度焦慮,10-14分為中度焦慮,15-21分為重度焦慮。

第二個是李明濱教授設計的簡式健康量表,簡稱BSRS-5,也就是現在各公司機關用來防治自殺所用的『心情溫度計』,分數小於6分為正常,6-9分為輕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紓壓管道,10-14分為中度情緒困擾,建議諮詢醫師,15分以上為重度情緒困擾,建議立即就醫治療,另外第六題為單項評分之附加題,若前五題總分小於6分,但第六題 評分為2分以上(中等程度)時,也需建議進一步諮詢。

洪啟偉醫師呼籲民眾,只要多關心身邊的家人、同事或是朋友,利用簡單的量表就能早期發現,一旦發現有廣泛性焦慮症或是憂鬱症的可能時,可採用自我處理五步驟來改善症狀。

所謂自我處理五步驟(簡稱SPEAK或日娛運肯正)為:1.協助病人訂定《日》常作息;2.建立不同的興趣及《娛》樂活動,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心情愉快;3.鼓勵《運》動,運動是眾多減壓方法中最簡單有效的;4.協助病人建立自信,《肯》定自己,多與家人朋友聊天建立信心;5.《正》向看待自己。若以上方法仍無法改善症狀時,建議盡早尋求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