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沉醉火山島嶼 夏威夷式浪漫

景點家/景點家 2014.04.01 00:00

文/TRAVELER Luxe旅人誌林志恆報導

曾經,提到「夏威夷」,就幾乎等同於「浪漫」、「蜜月」,然而面對諸多新興度假島嶼的競爭,夏威夷在台灣市場中沉寂了一陣子,其實它一直都在,它仍是美國、日本遊客的首選,它依然以及獨特的火山島嶼生態和夏威夷式浪漫,熱情地向遊客招手。 形色色的遊客來到威基基海灘,極易受到度假氛圍感染而徹底解放,海灘後方即是歐胡島地標鑽石頭山。(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對大多數來到夏威夷的人而言,夏威夷幾乎就等同於「威基基」(Waikiki)──那塊只有二平方公里大小,由乾沼澤地改造的狹長沙灘。當你一頭栽進威基基,在熱帶島嶼氣味的催化下,便立刻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迷幻夢境。

威基基的綺麗世界

櫛比鱗次的旅館緊依著白色沙灘切割出華麗的天際線。海灘邊,是猛男靚女大秀身材的競技場,有的靜靜躺著享受日光浴,有的踩著浪板追波逐浪,或儷影雙雙漫步椰林間,或三五好友豔陽下踏浪嬉戲⋯乳波臀浪,馬甲線與人魚線縱橫交錯。更遠的海面上,風帆點點,衝浪高手在一道道浪頭上競速飆技。

威基基海灘旁的杜克卡哈納莫庫(Duke Paoa Kahanamoku)雕像,他被尊稱為國際衝浪者之父。(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以沙灘為界,大海那一頭的世界是屬於白天的,當火紅太陽隱沒在海平面,餐廳營火漸漸升起,海灘另一側,熱鬧的夜生活才正要開始。

霓虹七彩的卡拉卡瓦(Kalakaua)大道上遊客摩肩擦踵,大型購物中心、名牌精品店、免稅商店、廉價 ABC Stores、高檔旅館、異國餐廳、酒吧夜店夾道而立,叮噹車、加長型禮賓車、敞篷車、休旅車交錯混成繽紛車流。當烏克麗麗(Ukulele)樂音輕鬆流洩,藍色夏威夷(Blue Hawaii)、邁泰(Mai Tai)、奇奇(Chi Chi)帶著熱帶情調的雞尾酒精緩慢揮發,讓人不知不覺就沉醉在夏威夷式的浪漫裡。

從飯店陽台俯瞰威基基海灘。(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最早的時候,威基基只是夏威夷原住民從岸邊沼澤開發出來的芋頭田、甜薯園;19世紀初,夏威夷王室看上這裡優異的海潮,而發展為衝浪、休閒的海灘;西方人來了之後,第一座濱海度假旅館 Sans Souci 於1893年開張,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威基基已是寸土寸金,拔高的度假旅館一棟緊挨著一棟,不留一塊處女地,旅館房價隨著與海灘的接近距離以及景觀視野而飆高。

儘管威基基海灘過去因為侵蝕嚴重,而必須從美國本土及太平洋其他島嶼大量進口白沙,但大多數遊客可不在乎這些。細白的沙灘、不斷翻捲的長浪、婆娑的椰林、和煦的陽光、溫暖的海水⋯所有度假海灘必備的元素,這裡一樣也不缺,而這種人工的美式歡樂天堂,幾乎就是諸多世界名灘的原型,澳洲黃金海岸的衝浪者天堂(Surfers Paradise)、關島的杜夢灣(Dumon)、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海灘(Miami Beach)、巴西里約的科巴卡巴納(Copacabana)⋯都似曾相識。

威基基海灘是衝浪者的天堂。(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每年超過七百萬、將近百分之九十的遊客都擠在這塊區域,除了海灘、旅館、夏威夷式宴會,以及鳳梨田之旅外,他們很少去到很遠的地方。他們為夏威夷帶來繁榮,每年花在夏威夷的錢超過一百億美元,其中又以美國人和日本人為大宗,近年,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更是扶搖直上。

威基基所在的檀香山(Honolulu),是太平洋中最耀眼的城市;而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Oahu),更是一座人口稠密、將近百萬人的島嶼。在檀香山的車水馬龍中,很容易就忘了自己正身處在太平洋的中間點,可以這麼說,夏威夷群島是地球上距離所有大陸最遙遠、也最孤立的島嶼。

搭乘觀光遊船巡航威基基外海,船首豎立著兩尊夏威夷原住民的「提基」雕像,向岸上望去,威基基華麗的天際線和鑽石頭山一目瞭然。(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火山女神闢海造陸

整個夏威夷島鏈就是聳立在太平洋板塊正中央的火山群。千百年來,夏威夷原住民一直流傳著火山女神佩蕾(Pele)的古老傳說,她掌管火焰,造山闢地,熔岩鑄石,燃林燒地;只要一發怒,後腳跟踏一踏,便踩出一個火山口;凡是走過的地方,無堅不摧。

只是她的姊姊大海女神娜瑪卡(Na Maka o Kaha'i)也不甘示弱。雙方對壘,一邊是滾燙紅流,一邊是驚濤白浪,佩蕾每造一塊地,娜瑪卡就用大浪來沖毀它。於是岸邊波濤像一鍋翻花沸沸的水,沒有規律地旋轉滾淌,海濤的狂嘯聲、拍岸聲,熔岩入海的噗嗤聲,水底落石的滾動聲,混混沌沌融成一片。兩位女神爭吵了千百萬年,造就了今天夏威夷的壯闊山勢,嶙峋海岸。

當年夏威夷原住民從南太平洋其他島嶼遷徙至夏威夷,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這般火山噴發的景象。(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夏威夷人的古老傳說,恰好與現代地質學家的說法不謀而合。由於太平洋板塊每年以二到五公分的速度向西北飄移,但地底的「熱點」(hot spot)仍留在原地,熔岩不斷噴發、堆積,於是從西北往東南漸漸形成了尼好(Niihau)、可愛(Kauai)、歐胡(Oahu)、摩洛凱(Molokai)、拉奈(Lanai)、茂宜(Maui),以及大島(Big Island,正式名稱為夏威夷島)等一連串夏威夷島鏈。

只要島嶼一被推離岩漿湧出的地殼熱點,馬上就遭受海水侵蝕破壞;而佩蕾與娜瑪卡一路從西北向東南打鬥,剛好符合這條島嶼生成的路徑。如果把太平洋的海水抽乾,從平坦的海床望去,可以看到高高拔起的火山錐,峰峰相連;夏威夷的大島就是由五座火山構成,其中最高峰、海拔4,205公尺的茂納基亞火山(Mauna Kea)高出海底10,200公尺,比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還多1,352公尺。

來到夏威夷,必看火山。然而每一座島嶼的火山地形差異甚大,愈往西走,地質年代愈久遠,風化雨蝕就愈烈;愈往東走,火山熔岩愈新鮮,還能看到佩蕾與娜瑪卡的惡鬥場面。

可愛島是夏威夷島鏈地質年代最古老的島嶼,到處可以看到火山侵蝕風化的痕跡,懷美亞峽谷就是島上最知名地景。(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位於西北端的可愛島,生成年代約600萬年前,是夏威夷島鏈中最古老的主島。島嶼西岸的懷美亞峽谷(Waimea Canyon)最能解釋當火山還在噴發堆疊,河川和雨水已經迫不及待切割溶蝕的景況。數百萬年後,造就了這道深900公尺、長達16公里的峽谷,當年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到訪後,給了它「太平洋大峽谷」的封號。從海拔1,036公尺的眺望點往下望,千巖萬壑,崔巍嵯峨,上萬公釐的年雨量在岩石上留下千奇百怪的刻痕,而氧化的赭紅土壤、綠色的大樹、黃色的草原、銀白的瀑布、藍色的天空,有時陽光與雨霧交錯,一道七色彩虹直掛峽谷,構成一片爭奇鬥豔的奇幻世界。

火山噴發過程中所形成的熔岩隧道。(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位於島鏈中央的歐胡島,地質年代近了些,約在390萬年左右從海平面冒出來,幾個知名地景都源自火山爆發。在威基基,走到哪裡都離不開其身影的鑽石頭山(Diamond Head),本身就是一座15萬年前爆發的死火山錐,其鰹魚頭狀的外觀,已是夏威夷牢不可破的象徵。位於歐胡島東南海岸的恐龍灣(Hanauma Bay),其近乎完美圓弧的海灣原本就是火山口,約在32,000年前從海底爆發,也是歐胡島歷史上最後一座爆發的火山,經過歲月的侵蝕,面海的那一端海水入侵,也造就了這座夏威夷的浮潛勝地。

夏威夷式噴發

至於位在島鏈最東端的大島,是現今兩位女神惡鬥的競技場,也就是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的所在地,這裡正好涵蓋了茂納羅亞(Mauna Loa)和啟勞亞(Kilauea)兩座火山,前者體積達四萬立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座火山,後者十分活躍,依然在噴發。

夏威夷原住民古老傳說中,火山女神佩蕾和大海女神娜瑪卡的惡鬥場景。(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這是一座標榜「開著車就可以接近火山口」的國家公園,廣達93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從吹著熱風的黑色熔岩海岸,到覆蓋著皚皚白雪的火山峰頂,從濕漉漉的熱帶雨林,到點個火種就會燒起來的沙漠草原,天然景觀可謂包羅萬象,因此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整座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列入世界遺產之林。

從大島東岸最大城希洛(Hilo)開車過來,沿途上百哩的路程,有依然冒著硫磺氣的火山口,也有擠壓成各種造形的熔岩流。富有想像力的火山學家,形容夏威夷的大島就像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燭台,溢流岩漿如同燃燒的蠟油,從燭火中心緩慢向外流動,依照年代早晚層層堆疊,經過五座火山、百萬年的交互作用,終於堆成這座10,432平方公里的大島,是其他夏威夷島嶼面積總和的1.7倍。

位於大島東岸希洛附近的彩虹瀑布,由於迎風面終年多雨,造就了這水勢盛大的瀑布以及茂盛的火山植物,在陽光照射下映出美麗的彩虹光芒,因而得名。(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這就是地質學家所稱的「夏威夷式噴發」。像噴泉般的火紅熔岩流,大部份是玄武岩岩漿,它們會破壞財物,但鮮少出其不意地吞噬人們。可以這麼說,夏威夷式噴發是工整的,甚至是高雅的,由於它的「可接近性」,使得啟勞亞成為世界上被研究得最徹底火山。

1866年,馬克‧吐溫筆下的佩蕾,顯然脾氣比今天大得多:「蜷曲的濃煙、長蛇,以及一道道的閃光,交纏糾結在一起⋯後來我也見識過義大利維蘇威火山,但與啟勞亞相比,不過是一個滑稽的水壺罷了⋯岩漿冷卻後所形成的黑色硬殼,像河面上的木筏一樣,在岩漿上慢慢漂浮,有時岩漿衝破了硬殼,閃電般衝到150到300公尺的高空。接著熔岩柱逐漸冷卻,裂成碎塊,在落入燃燒的火爐之前,像冰河解凍的冰塊,在熔岩上挺立了一會兒,隨後熔化、冷卻,和黑色的熔岩結成一體。」

當年馬克‧吐溫來的時候,坐落於哈雷茅茅(Halemaumau)火山口旁的唯一旅館──「火山之家」剛剛落成,哈雷茅茅正在噴發,巨大的雲柱高聳在火山口上空,它是啟勞亞火山其中的一個火山口,夏威夷人相信這裡正是佩蕾的起居室。「火山之家」在佩蕾的起居室旁屹立了一百多年,而百年來,哈雷茅茅也噴發了不下二十次。旅館中似乎沒有人擔心,哪一天佩蕾會大發脾氣,把他們轟上天去。

因為肥沃的火山土壤,使得原產自澳洲的堅果,反以夏威夷火山豆揚名於世界。(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火山孕育豐富生命

有毀滅,必有重生。火山周遭的一片洪荒,往往只是欺人的表象,當佩蕾一手毀去地表上的生命,她同時也提供了大片的乾淨溫床,讓其他物種登陸、著床,準備繁衍新生命。

「在夏威夷這塊潮濕的土地,首先回來的,通常是蕨類,尤其是劍蕨(Sword Fern)。」國家公園管理員小心翼翼地踏過一片才被火燒過的焦黑土地,深怕踩傷剛剛冒出來的新芽。就在岩縫間,蕨類的孢子果然已經成功抓住少許土壤,吐出嫩綠葉片。

夏威夷大島東岸的迎風面,年雨量超過七千公釐,屬於世界上最潮濕的氣候區之一。當蕨類攔截了空中水氣,很快的,苔蘚、地衣也順利著陸,把堅硬熔岩分解為肥沃土壤,成為火山新生命的先鋒部隊。當植物及微生物交互作用,累積了足夠的腐植質,昆蟲跟著出現,虱子、蝸牛、螞蜂、甲蟲、蜘蛛開始在這塊溫暖、濕潤的土地上建立家園。

緊接著,最能適應火山熔岩地質的夏威夷特有種歐希阿樹(Ohia lehua)茁壯成林,綻開紅色絨球般的花朵;夏威夷鵝(Nene)為了適應在火山熔岩上行走,蹼逐漸退化,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物種。 咖啡樹的白色花朵以及紅色果實。(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而透氣、富含礦物質的火山土壤,加上夏威夷獨特的氣候,更孕育了夏威夷兩大世界級的經濟作物──科納咖啡(Kona Coffee)和夏威夷火山豆(Macadamia)。

產於大島西岸科納地區的科納咖啡,是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因為量少質精,只要冠上「Kona」這個字,便有了不斐身價。在茂納羅亞火山背風處平緩的山坡上,早上陽光普照、紫外線恣意放射,下午山嵐漸起、雨霧灑落,日落之後,微風輕拂、溫度宜人,滿山的咖啡樹一下子吸飽陽光的能量,一下又得到雨霧的滋潤,還有火山土壤的養分,造就了科納咖啡不凡的香味。

每年二、三月,咖啡樹開著白色花朵,又被稱為「科納之雪」,四月開始結出綠色果實,到了八月下旬,果實就像櫻桃一般轉為紅色,也開啟了咖啡收成的季節,直到歲末,每株咖啡樹大約可以生產2磅的咖啡豆。只是科納咖啡實在太珍貴而且稀少,市面上不同價差的科納咖啡,多半依其「純度」而定,含科納咖啡豆的比例越高,自然就越昂貴。 最能適應火山熔岩地質的夏威夷特有種歐希阿樹(Ohia lehua)。(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越過冒納基亞和冒納羅亞兩座超過海拔四千公尺的火山,來到東岸的迎風處,終年多雨的濕潤天氣,是夏威夷火山豆的生產基地。其實這些結出夏威夷火山豆的高大喬木,原生自澳洲東部雨林,所以原本該稱為澳洲堅果,然而自1920年代引進夏威夷之後,夏威夷肥沃的火山土壤、豐潤的雨水、燦爛的陽光,使得其果實香脆又大顆,反而喧賓奪主,「夏威夷火山豆」的名氣遠比「澳洲堅果」來得大。

這得歸功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夏威夷豆栽種者──冒納羅亞火山豆公司(Mauna Loa Macadamia Nut),除了在大島廣大的土地上種植了超過一百多萬棵果樹,其火山豆工廠從剝殼、篩選、烘焙、調味、裝罐,迅速而一貫化的生產流程,正是夏威夷火山豆得以風行全球的關鍵。

夏威夷式歡迎

彷彿是物種的天堂,全世界13種氣候區,夏威夷就佔了11種,不論原生特有種,還是外來者,總能在肥沃的土壤中,找到茁壯自己的養分。而旅遊業起步甚早的夏威夷,始終在形塑成一座全方位的度假天堂,高檔度假村、購物大道、景觀餐廳、高爾夫球場⋯不分淡旺季,總是呈現飽和狀態,當遊客沉浸在夏威夷式的浪漫裡,提供源源不絕的養分來源,就是那不可或缺的文化大秀──呼拉舞

(Hula)。

不論在威基基海灘的露天舞台、高檔度假飯店的表演劇場,還是波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的文化秀,夏威夷呼拉舞舞影幢幢,花環(Lei)、草裙隨著舞者身軀擺動、搖曳生姿,歌者口中唸著古老歌謠傳說,時而彈奏烏克麗麗,時而敲擊椰子樹、甩動葫蘆瓜做的巴胡(Pahu),曲音裊裊。台上舞唱得賣力,台下人人席地而坐,不時回報以熱烈掌聲。 位於夏威夷大島希爾頓唯客樂度假村(Hilton Waikoloa Village)。(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呼拉舞原本是古夏威夷人祭祀天神等宗教儀式時,表演給統治階級欣賞的娛樂節目,經過西方傳教士下禁令,夏威夷國王恢復傳統,最後結合了觀光,呼拉舞的面貌一變再變。

最早的時候,呼拉舞只有吟唱唸誦,受到西方宗教音樂影響之後,加進了嚴肅的讚美詩,隨著西方音樂的進展,呼拉舞一再結合各種音樂形式,包括散拍(Ragtime)、爵士、搖滾。樂器方面,除了最傳統的敲擊樂器,又加進了改造自葡萄牙樂器的烏克麗麗、吉他、低音大提琴、鋼琴。然而最根本的內在精神──夏威夷的傳說故事以及傳統歌謠,則是不變的。

從呼拉舞歷史的演變,不難看出夏威夷是如何一步步吸收外來的文化元素,轉身變成夏威夷的獨特風格。呼拉舞在整個太平洋的影響,可謂無遠弗屆。那種結合了傳統、觀光,以及熱帶島嶼特有的音樂形式,已經成為每一座觀光島嶼的必備條件。而今天西方人熱中的衝浪運動,其實也是脫胎自夏威夷島民的水中把戲。 眾多太平洋文化秀中不可或缺的火舞表演。(圖片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西元1778年,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James Cook)發現夏威夷時,目睹夏威夷人踩著木板,站在浪尖上,驚訝地寫道:「巨浪以極為驚人的速度把他們送出去,他們憑藉高超的技藝把握住木板,始終以恰當的方位處於浪尖之上,隨著巨浪改變方向⋯看他們演出這些困難而危險的動作,那種勇敢和技巧都令人吃驚,令人難以置信。」

儘管西方殖民者入侵後一個世紀,夏威夷原住民所建立的王國傾覆不再,夏威夷原住民語也變得殘缺不全,然而夏威夷式的歡迎總是強烈而富感染力。來到夏威夷的人,沒有人不會說「阿囉哈」(Aloha,你好),然後隔幾天,你也會說「馬哈囉」(Mahalo,謝謝)。夏威夷人的內在精神,早已融合外來文化,以另一種形式展現於世人眼前。

那是一種「阿羅哈精神」(Aloha Spirit),隨時以樂天的態度、歡樂的場面,迎接每一位到訪的遊客。

● 延伸閱讀》》

夏遊世界最美海灣 澎湖三大主題遊程

www.mook.com.tw/article.php?op=articleinfo&articleid=981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