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物以稀為貴 千萬超跑換薄胎瓷碗

客家電視台/ 2014.03.20 00:00
【劉玟惠 徐志維 新北市】

客籍鶯歌陶瓷藝術家黃正南,花費10多年時間,成功研究製作出厚度0.05公厘,只有蛋殼3分之1薄的,薄胎瓷碗,由於瓷碗本身極薄,因此具有彈性,甚至會隨著音波震動,就像在跳舞一樣,其中直徑超過30公分的薄胎碗,目前只有9個,更有企業家不惜,以市價1600萬的超級跑車交換。

鶯歌陶瓷藝術家黃正南,製作手拉坏已經長達40年,一次到中國江西景德鎮參觀,看到當地工藝師製作出的薄胎瓷,讓他萌生挑戰製作厚度更薄的瓷器想法,研究了近10年,才成功研發出厚度不到0.1公厘的薄胎瓷。

陶瓷藝術家 黃正南:「他這個東西困難是很薄,如果說今天做得比較厚的話,成功率50%、60%、70%都有可能,你今天做到陶瓷軟的,那這個難度就高,不會算,可能壞了幾個卡車了吧!」

黃正南家族,從祖父輩在鶯歌當地開起陶瓷工廠,傳到黃正南已經第三代,母親則是來自中壢的客家人,製作薄胎瓷,是利用瓷器遇高溫會縮小的原理,至少需窯燒9次,除了控制火候外,由於厚度比蛋殼還薄,碗本身具有彈性,就連彩繪的釉藥也必須精心調配。

陶瓷藝術家 黃正南:「因為這個薄,才會被它拉得比較厲害,如果這個坯體比較厚的話,要多個10倍的話,5倍的話就拉不走,所以我們要畫在,這個上面之前,這個彩繪的色料,一定要跟坯體收縮一樣。」

由於薄胎瓷製作工序相當繁複,且窯燒過程容易因為膨脹失敗,從明朝至今,傳世的作品大約只有100多件,相當罕見,黃正南經過重重的試驗,14年來只成功製作9隻直徑超過30公分的碗,甚至有企業家以市價約1600萬的超級跑車交換,就是看準當代薄胎瓷技術,具有的藝術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