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高雄綠色友善餐廳 推廣在地食材

客家電視台/ 2014.03.01 00:00
【吳怡君 洪炎山 綜合】

高雄市政府從民國100年,開始推廣「綠色友善餐廳」,要取得認證並不簡單,每季必須採購高雄當地食材,1500斤以上,且農產品得是安全蔬果,或取得有機認證等許可,透過農民、餐廳與消費者的連結,希望提高農民,種植安全農產的意願,但也因為門檻不低,3年多來,目前共有6間餐廳獲得認證,週六晚間8點客家新聞雜誌,一起來了解這個推廣計畫。

裝潢簡約、環境舒適,架上擺滿了各式有機產品,這家氣氛溫馨的綠色友善餐廳,牆上公告欄寫著,店內每一樣食材,是哪些農民或農場提供的,要獲得綠色友善餐廳的認證並不簡單,除了一季購買在地食材的量,必須達到1500斤,還要通過安全食材認證制度,目前全高雄市僅6間餐廳,獲得認證許可,張維真和妹妹的店,就是其中一家,她們開店的初衷,就是要實踐綠色餐廳的理念,但開店一年多來,好幾次都差點斷炊。

綠色友善餐廳採購經理 張維真:「之後其實,我印象最深這一年多以來,最大的困境就是颱風季節,去年的颱風,曾經一度嚴重到,我們那一週是完全沒有菜的。」

看看店裡設計的套餐,80%使用高雄在地食材,像是主餐五穀飯,是來自杉林區,四季豆則是來自旗山區,其他還有鵝白菜與番茄是來自市區,每一樣都是主廚與業者,曾經親自到產地,拜訪過的農民生產的,但由於大部分食材成本較高,開店初期,消費者接受意願很低。

綠色友善餐廳主廚 曾武祺:「剛開始在推出的時候,消費者他,對於這個價位比較不能接受,因為畢竟也是會拿其他的一些,拿其他的一些店面,來跟我們做比較,可是後來,我們也試著去努力地,跟這些消費者溝通說,不然你跟我們,跑一趟農場看看好不好,對啊!讓你看到他們為什麼,我們的東西會比外面一般的貴,然後他們就是因為我們買到的,真的是可以讓你很安心,很安心的從產地到餐桌,整個這一整條線,整條線都是很安全,讓你安心可以入口的一整條線。」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調整,漸漸地消費者接受度提高,顧客在餐廳吃到在地食材,也更能了解食物、農民與餐廳,串連在一起的真正意義。

地方政府出面推動綠色餐廳,效應或許還不明顯,卻已持續擴散,越來越多人願意去理解 討論,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與問題,才有可能進一步建構,安全、環保並符合公平正義的農業生產與消費網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