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講理的人

立報/本報訊 2014.02.19 00:00
《立報》2月13日社論〈終結總統直選〉在讀者群引發重大爭議,有質疑、有惡言、有辱罵,也有善意的讀者希望能夠提出替代方案或做更進一步的論述。我們認為在民主時代,媒體的功能或許已無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能量,但是浩蕩如汪洋的網路世界,作為碩果僅存的紙媒之一,《台灣立報》還是認真地希望能夠善盡引領輿論、激發思考的職能。除了慷慨地做為弱勢者喉舌,自願成為普遍被大資本媒體忽略的教育、社會、公民運動部門的發聲園地之外,我們也企圖為「講理的人」布置一個可以爭論、思辯的空間。

印度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沈恩(Amartya Sen)在《正義的理念》一書中,曾經用相當多篇幅解釋何謂「講理的人」。他基本上是從英國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一句話出發:「我非常辛勤地工作,希望我更好,更聰明一些。而此兩者則是同樣一回事。」沈恩據此演繹出的道理是:人們的許多卑鄙行為可能是昧於事實的結果,「不聰明」因此可以是「無法行善」的原因。

換一個說法,維根斯坦重視「更聰明一些」,因為這讓我們有能力更清楚地思考我們的目標、對象和價值。而這樣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歐洲啟蒙運動的傳統,認為頭腦清楚的論理是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必要條件。

反觀台灣,我們那些各事其主、各持己見的大媒體,每天要生產出多少偏執的成見,要製造出多少「昧於事實」的言論?而在這些「昧於事實」的言論之上,又要引發多少「卑鄙的行為」?

不可否認,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當前的政治生態感到不滿,對於大大小小的選舉感到不耐煩,對於選戰過程普遍充斥的齷齪、卑劣言行感到厭惡,然則,出路何在?今年底的七合一選出1萬1,076位公職之後,很快的,2016年初就是總統大選和國會換血,透過這些頻繁的選戰動員,是否可以期待讓台灣的民主政治更為成熟,讓台灣社會的生活更為美好?相信持肯定答案的人不會太多。

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或許都有「美好生活」的想像,也有公平正義的理想,那麼,如果這些想像與理想不可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來實現,我們是否應該回歸到維根斯坦的卑微期許:辛勤地工作,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聰明一些?是否可以讓社會允許更多「講理的人」存在,允許心胸開闊的公共對話,以減少那些昧於事實的卑鄙行為?那麼,又如何辨識「講理的人」呢?根據沈恩的說法,那就是可以理性地聽取他人觀點,樂於接收新知,並且經得起開放而資訊充足的討論的公民。讓講理的人找得到講理的地方,這就是《立報》的職能之一。

圖說:印度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沈恩(Amartya Sen)出席科隆的一場講座中。圖攝於2007年。(圖Elke Wetzig攝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延伸閱讀

社論:從終結總統直選思考台灣民主前景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694

社論:終結總統直選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622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