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際媒體關注王張會 外交部:171篇報導及評論

NOWnews/ 2014.02.13 00:00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外交部13日指出,國際媒體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率團訪問中國大陸持續投以密切關注,並擴大相關報導。自11日「王張會」迄今,共有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英國、愛爾蘭、葡萄牙、阿根廷、德國、教廷、瑞士、比利時、加拿大、西班牙、墨西哥、南非、巴林及尼加拉瓜等國家重要媒體刊登總計171篇報導及評論,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普遍予以正面評估。

外交部分析,國際媒體除繼續廣泛報導「王張會」的重要意義外,並對王郁琦參謁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陵寢及在南京大學發表演講等活動,分析其所代表的歷史、政治及民主意涵。國際媒體普遍認為「王張會」是歷史性會談,兩岸緊張關係進一步獲得紓解,兩岸關係進入嶄新局面;另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以正式官銜稱呼王郁琦,象徵雙方官方關係以後將更為制度化,有利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

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引述美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亞洲研究部主任卜大年(Daniel Blumenthal)意見表示,「這是北京就承認台灣國際地位的現實又向前更邁進一步。」該週刊並強調,張志軍以正式官銜稱呼王郁琦,此舉意義重大。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強調,兩岸代表首次進行的官方會談,象徵兩岸的「長期敵對狀態」獲得紓緩。該報同時引述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教授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意見表示,兩岸願意聚會,明顯展示善意,並為未來的兩岸互動立下先例。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中國大陸與台灣雙方就建立政府當局直接對話的架構達成共識,透過民間窗口協商經濟等問題,對話管道成立後,兩岸關係將進入新階段。

法國「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指出,在推動強大的經濟關係之後,兩岸接著逐步努力改善政治關係,而「王張會」正是兩岸多年努力的成果。

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Ottawa Citizen)強調,「王張會」為兩岸自1949年內戰期間分裂以來最高層級的政府會談,雙邊關係將有所進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