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數位學習計畫 讓孩子適應未來

立報/本報訊 2014.02.06 00:00
【記者郭琇真新竹報導】教育部推展數位行動學習計畫,在老師教學創新和民間企業捐贈載具的情況下,全國至今有112校參與,許多學校結合在地色,發展生態、情境學習等課程。

一連兩天的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6日在新竹國賓飯店登場。今年會議以「數位學習,悅讀幸福」為題,討論12年國教上路的重要教育政策,教育部邀請新竹市青草湖國小、桃園縣楓樹國小和南投縣民間國中分享執行「數位學習推動計劃」的現況。

教育創新 提高學習動機

創立於民國98年的青草湖國小是全市最早推動電子白板的學校。學校透過地方教育局投資,逐步建構完整校內網路平台、購買ipod touch和ipad,老師組成專業社群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研發行動學習教案,或挑選線上適合的app融入學科課程使用。校長鄧瑞源提到,觀察星象不再仰賴傳統星象盤,利用平板電腦,可以立體觀察星空變化,甚至連進NASA網頁,了解更深一層的知識學習。

藝術人文課程也可以搭配行動載具,鄧瑞源說,學生學琴就直接使用線上的鋼琴app,學校不擔心要購買高單價的鋼琴;此外,學生下課可使用平板電腦查字典主動學習,他強調,推動數位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有所成長,孩子也逐步懂得適應未來生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桃園龜山鄉的楓樹國小自99年參與教育部的電子書包計畫,全校692位學生,共有112台平板電腦。楓樹國小在102年進行數位學習實驗,挑選90位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結果發現將數位學習和雲端測驗融入教學的實驗組,總成績進步了18.22分,採取一般課堂教學策略則進步13.18分。此外,學校還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都有顯著差異。校長李志鵬認為,數位學習雖不是萬能,但提供教育創新的可能。

軟、硬體整合成考驗

數位學習的推展看似幫助了學校,提昇學生的學習。不過部分教育局(處)長憂心,行動載具、教學軟體規格不一,教師雖有教學資源可做創新教案設計,學習資源卻無法共享;高雄市教育處長鄭新輝指出,教師教案的設計會牽涉版權問題,教育部若能協調,讓資源廣泛運用作為教育用途,老師就可自由運用。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於會中宣布,今年學術網路頻寬將從目前10G提升到100G,並於年底完成環島骨幹網路建置,校園及教室的無線網路環境覆蓋率將從目前30%提高至35%。

面對地方教育局(處)長的疑問,司長楊鎮華表示,將會再和內部討論建置軟體整合平台的可行性;教育部長蔣偉寧期盼數位學習的推動能持續應用到全國中小學的補救教學。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