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蛋白質吃不夠 營養不良肌少症報到

華人健康網/華人健康網實習記者 陳雪莉/台北報導 2014.02.05 00:00

老年人駝背、走路緩慢、手無力,大家常把這些症狀誤以爲是老年人自然老化的現象,但是這也有可能是骨骼肌減少症(簡稱肌少症)的症狀。肌少症會影響身體功能與獨自生活能力,且提高跌倒和骨折的風險,若不及時送醫,甚至恐引起死亡。

老人由於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肌少症。

成功大學醫學系家庭醫學科副教授吳至行表示,骨骼肌是支持日常生活所需最重要的組織之一,而在老化的過程中,肌肉組織會逐年減少,稱為骨骼肌減少症(肌少症)。肌肉的流失速度比其他器官功能退化更快,尤其是下肢大肌群的肌肉。患有糖尿病、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營養或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很少運動的人,都會造成肌肉流失得更快。

蛋白質攝取不足 老人易罹患肌少症

引起肌少症的原因包括年齡造成的肌肉神經組織變化,加上相關荷爾蒙量減少,以及蛋白質和能量攝取不足,或相關疾病造成的發炎與活動量少造成的肌肉流失等。而台灣老人肌少症常見的原因則是營養不均衡。因爲老人通常早餐只吃一包燕麥,中午吃前一天的剩菜,晚上才和孩子一起吃完整正常的一餐。由於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肌少症。一般老人正常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餐約25-30公克,如果長期攝取不足,就有可能罹患肌少症。

肌少症輕鬆診斷 3 項指標不馬虎

吳至行指出,骨骼肌減少症可透過簡易的篩檢為骨骼肌把關,以下有3 項診斷方式,其中任何兩項異常,可能是罹患骨骼肌減少症,必須及時送醫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針對肌少症的改善方式可以從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開始,食物中包括大豆蛋白、蛋、魚肉、奶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1.肌量:BMI值低於23或高於30,這也可能是骨骼肌減少症主因之一。

BMI值計算公式=體重除以身高平方。

2.肌力:讓長輩緊握雙手,若男性的握力低於30,女性的握力低於20,可能要注意了。

3.肌能:觀察長輩走路的速度,若每秒行走速度低於0.8公尺,就要多加留意了。

補充優質蛋白質 維生素D也不可少 

針對肌少症的改善方式可以從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開始,食物中包括大豆蛋白、蛋、魚肉、奶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平時也可適量地補充維生素D,避免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此外,適量的運動也是肌少症的有效治療方式。目前針對骨骼肌減少症的問題,成大醫院已經與國衛院已建立起長遠計劃,共同為民衆的健康把關。

雖然骨骼肌減少症不易被察覺,但可透過藥物、適當的運動以及營養攝取的方式進行治療。若發現家中的老人家出現駝背、手無力、走路緩慢的症狀時,可透過簡單的方式篩檢並多給予關懷,避免症狀惡化。

★《髖部骨折》亞洲居冠 補鈣維生素D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0/1752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