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友達」和面板沒什麼關係,「零友達」指的是「朋友數為零」。在SNS盛行,大家都強調「人與人之間交流聯繫的重要性」,朋友愈多愈好,應致力於拓展交友圈的風潮下,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社會上「朋友數為零」的孤獨者,正一點一滴地增加。
日本國內關於朋友數的各個統計結果多少有些出入,不過就平均值而言,社會人士的朋友數約為10人。但不管從哪一個調查來看,皆顯示「朋友數為零」的族群落在5%至6%左右。而「朋友數為零」,大致可分為兩種狀況。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諸富祥彥表示,第一種是非常渴望朋友的存在、非常渴望有人能約自己出去吃飯喝酒,但總是被周圍所厭惡,受到孤立而成天哭哭啼啼的人。這一類型當中因形成社會問題而頗受矚目的,是今年初由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玄田有史教授所提出的SNEP族群。SNEP泛指20歲以上59歲以下,一天24小時總是形單影隻,或除了家人以外完全不與外界接觸的未婚無業者(求學中除外)。
另一種則是為了充實自己的人生,且不希望寶貴光陰被過剩的人際關係佔去而進行一番「整頓」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愈來愈多。這些人具有10年、20年不等的工作經驗,年紀大約是30、40多歲。他們有著信得過的同事,也有著值得守護的人。年輕時也許還有餘力,但在工作、家庭/育兒間的分秒必爭下漸漸地不去參加同學會等的聚餐,也沒有意願與公司同事成為周末假日彼此相約出遊的朋友。直到某天才猛然發現,自己身邊稱得上是「朋友」的同伴少之又少,甚至一個也沒有。而諸富教授所要探討的「零友達」,則是屬於此類。若是這種情況,他認為一點問題也沒有。
世間充滿著「朋友少不是件好事」、「沒朋友的人一定是個怪胎」等看法。對此,諸富教授表示「總是要找個人黏在一起才能安心,並極力排擠不願意這麼做的人。像這種傢伙才真的有問題」。諸富教授認為,「一個人獨處的能力」,也就是「孤獨力」,是為了不屈不撓、彈性應對各種環境變化並富有創造力地活在這個時代,所必需具備的能力。往後,這個「孤獨力」只會愈來愈重要。不僅限於商務人士,愛上孤獨的人,可以說在豐富自我的人生上佔了很大的優勢。
現實世界裡,「交友圈狹隘是件壞事」的想法處處皆是。在團體裡搞小圈圈,並視「孤獨者」為惡的情形相當常見。有些公司甚至還保留有「沒朋友的人便沒有什麼價值可言」、「不跟同事一塊吃午餐的人一定是哪裡不對勁」、「經常單獨行動的人就是任性、我行我素」等價值觀。諸富教授認為,這麼一來,結果便是出現「午餐夥伴症候群」等現象。在日本甚至有女性上班族因為找不到可以一起吃午餐的同伴而憂鬱、精神衰弱等。相反地,也有人因為部門強制所有同仁必須一塊吃午餐,造成時間與金錢的浪費而頭痛不已。諸富教授表示,若不將午餐時段做為獨處的時間,腦袋很難浮現出好的idea。真正出色的點子,來自於一個人與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
回過頭來看,雖然在義務教育過程中,當局在口頭上總是強調「散發出個性的光彩」、「以獨一無二為目標」,但實際上父母、師長卻不時地將「同儕壓力」加諸於孩子身上。除了在運動項目等術科鶴立雞群時「與眾不同」的確會受到鼓勵,但大多數的情況卻是只要跟大家有點不一樣,則很難有好事發生。為了避免在團體中遭受欺壓排擠而安然渡過義務教育時期,大部分的人不自覺地被植入「跟大家一樣就對了」的晶片。日本是如此,台灣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諸富教授表示,有些人長大後有辦法掙脫「同儕壓力」之類強迫觀念的束縛,但還是有不少人被洗腦地太徹底,成了精神上幼稚的大人。對這些精神上幼稚的大人來說,「跟大家不一樣」一直是「怪胎」、「異端」甚至是「變態」的同義詞,因此不光是「沒什麼朋友的人」,「不跟大家一起吃午飯的人」、「不踴躍參加員工旅遊或聚餐的人」都是“無法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可憐蟲”。這些人覺得「沒什麼朋友」是一種悲哀,同時也害怕自己落單,有時甚至歇斯底里地拼命增加朋友數。
諸富教授進一步表示,在現代的社會,每天忙著維持廣泛的人際關係,即便都只是表面上的泛泛之交,有著反而能夠讓自己得過且過的一面。只要活著,誰都會面臨人生各個階段所產生的諸多煩惱。不過,透過聚餐或線上聊天等方式不斷地找個人黏在一起,填滿每一段空檔時間,就能夠「使自己的心靈經常處於麻痺狀態」。這麼一來,必須獨自審視內心深處才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便能夠先擱在一旁不管。「跟朋友聚在一起」、「跟朋友黏在一起」,是對一直存在的隱憂與不安眼不見為淨、逃避現實的好方法。而「聚在一起」、「黏在一起」的對象愈多,也就愈陶醉於「自己的身價有這麼高」之基於假象的自信。在這樣的情況下,人便無法成長。不光是如此,還有人為了「跟大家都一樣」而矯枉過正,導致精神不堪負荷。
諸富教授認為「聚在一起」、「黏在一起」尚有其它的弊端,那就是人會變得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對人事物的感受也跟著模糊不清。在面對人生的第3個、第4個、第5個、第6個…十年時,要是猛然發現自己其實已經脫軌,便很難重新站起來。相對地,確實擁有獨處時間的人,大多單刀直入地面對自己,並經常深度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不管過程是起是浮,都能以平常心對待。先前所提到「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愈來愈多」,正是因為具備了「在邁向人生的重大局面時,更渴望了解自己,並思考往後的路應該怎麼走下去」的深層意識,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對人際關係進行整頓,以騰出獨處的時間。
有人說「若總是與他人保持距離,當有一天真有急需時,誰都不會伸出援手,那該怎麼辦?」。諸富教授表示,這根本不需要擔心。果真有人相信泛泛之交會雪中送炭嗎? 在對方陷入困境時,願意奮不顧身地跳下火坑搭救的深度人際關係,來自於「了解孤獨為何物的天涯同路人」。人本孤獨,每個人只有循著各自的人生路奮力走下去。同樣是著實地咀嚼孤獨並吞下肚的人,才會致力於瞭解彼此。了解孤獨為何物的天涯同路人,方能引起共鳴,進而相知相惜。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魯迅有著這麼一段名言:『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出自《野草題辭》)。獨處沉默,讓人的心靈豐富充實。無意間逛到一位大陸作家闫立秀所撰寫的文章《感受孤獨》,當中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沉默,一個人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死亡。所以有太多的人,因為按捺不住孤獨寂寞,於是,在寂寞中沉淪,在孤獨裡淪陷。也有人在孤獨寂寞裡昇華。那是因為他們耐住了寂寞。
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寂寞也毋可悲。最可怕的是,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需要什麼,那才是真正的空虛,真正的悲哀。』
共勉之~~。
(圖片來自Rita M.,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