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貨貿也黑箱 學者︰馬不敢讓零關稅比見光

自由時報/ 2014.01.21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兩岸貨貿協議」談判進入尾聲,雙方在降稅期程規劃也有共識,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昨痛批,馬政府只敢公布五種降稅模式,但為怕民眾了解到貨貿對台灣的巨大衝擊,竟然逃避、不敢告訴國人「到底多少比例的商品在貨貿生效後降為零關稅」。

對台衝擊大 刻意逃避

他呼籲,馬政府應該比照「中韓FTA」的模式,公開「最終實現自由化產品的比例」,否則貨貿終將和服貿一樣,淪為另一個逃避國會、全民監督的「黑箱協議」。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也指出,政府對貨貿和服貿提供的資訊都很貧乏,也缺少事前的產業、民眾溝通,若說貨貿也是「黑箱」並不為過。

他強調,自由貿易開放必須要有順序,我國政府喜歡拿「兩岸貨貿」和「中韓FTA」的進度來比較,但其實韓國的FTA早有戰略和規劃,先和歐盟、美國等先進國家簽署後,最後才是中國;「若政府喜歡拿韓國來比較,就該學韓國,和先進國家簽完FTA,最後再跟中國簽」,這樣台灣的資源配置才不會錯用。

邱俊榮指出,中國屬於大型經濟體,與台灣產業重疊性、競爭性高,加上「要素價格均等化」因素,與中國簽署貿易協定,對我國將是「弊大於利」;就算貨貿因為零關稅,可能對某些產業有「救急」的效果,但長期來看,效果不僅無法延續,也無助我國產業追求轉型升級。

應比照中韓FTA公開

賴中強表示,中韓FTA日前已就「自由化比例和目標」達成共識並對外公布,雙方進口產品項目的九成將降為零關稅;但馬政府卻不敢公布這個數字,根本就是不敢讓百姓了解貨貿對台灣的衝擊有多大。

他進一步解釋,以目前貨貿九千多項談判項目中,有八百項農產品、一千二百多項工業產品目前是「完全禁止從中國進口」,若比照各國FTA的標準,台灣勢必得對這些產品放行,面臨開放衝擊。

賴中強說,台星、台紐FTA生效後,九成以上「立即零關稅」,若貨貿協議的規格比照台星、台紐,「估計降稅的幅度會很高」,屆時將對台灣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且兩岸產業競爭激烈,「製造業將哀鴻遍野」;政府應該公開到底有多少比例的項目立刻降為零關稅、以及有多少比例最終會降為零關稅。

賴中強也批評,「兩岸貨貿協議」要思考的根本不是「該怎麼談」,而是「台灣是否已做好跟中國經濟一體化」的準備?但是以政府和產業界現況來看,「貨貿仍太粗糙且倉促,台灣並沒有做好準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