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光儀
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 -《創世紀》 11:5-7,〈巴別塔〉 中文和合本
就前面的引文來看,亞伯拉罕諸教的至高神似乎很威猛地把地上的人所講的語言一瞬間就搞得七零八落。雖然今日我們大部分人都對語言學略懂略懂,知道各種語言不是一夕之間就變化出來、而是慢慢分化獨立後形成的。不過近期的語言學研究讓我們得以想像,如果當初真有巴別塔變亂語言一事,那麼人們在一瞬間語言混亂後,因為不能相互溝通而在聽到他人所說的話時,大概都是同樣的反應——一臉疑惑地吐出一個字:「蛤(ㄏㄚˊ)?」。
「蛤?」是人類共有的「字彙」
儘管研究「蛤?」這種瑣碎的小東西似乎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但若仔細想一下,要是生活中沒有「蛤?」,大概會不便利許多。舉例來說,當我們聽不清楚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時,一聲「蛤?」就能代表「不好意思。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次!」這麼複雜的語句,而且既不會不小心用錯措辭而顯得自己無禮、又能兼具人性化和親近感。
首段所述的趣味性假設情境,按照近日的研究提供的結果,事實上是十分合理的。由世界規模最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s, MPI),其位在荷蘭的心理語言學研究所 (MPI for Psycholinguistics) 研究團隊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文章所揭櫫的發現,提供了我們兩個值得玩味的訊息:「蛤?」是世界的語言所共享的;還有它是一個需要經過學習才會出現在人類溝通過程中的「字彙」。
首先研究者取樣比較了不同語系的31種語言,發現各種語言中皆存在與英語中的"Huh ?"(「蛤?」)之功能與聲響幾乎完全相同的一個疑問詞;這點讓我們察覺到其與一般具有明確意思的字彙有所不同。研究者的論據是,一般而言同樣的意思在相異的語言裡會有截然不同的發音,此為一個語言學的原則,稱為符號的任意性(the arbitrariness of the sign )。舉「狗」這個概念為例,英語發音是dog,日語是inu,法語是chien。而「蛤?」卻具有跨語言的高相似性,不同於一般的字詞,這種差異讓「蛤?」與一般的字彙有所區別。
另一方面研究者收集了世界各地10種語言、一共196個樣本,讓受過語言學訓練的分析人員就5個語音學的向度各自獨立分析這些樣本,最後綜合他們的聽覺語音編碼結果。研究者得到,雖然在不同的語言中,「蛤?」這個類別的字相對於其他單字,其發音與功能算是很接近的,但在各種語言的細微之處仍有不同;各種語言的「蛤?」會配合該種語言而在發音形式上產生細緻的變化。例如有的語言是「ㄏㄚˊ?」有的則是「ㄚˊ?」的這種差別。研究者於是據此主張各種語言的「蛤?」會與其所屬的語言系統統合( integrate )。而這個特徵將「蛤?」與我們天生就會發出的聲音,例如噴嚏聲、鼾聲、哭鬧聲等具有普遍性的聲音區隔出來,從而支持其作為個別的語言中需要學習的一個單字的可能。
語言的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
為了解決「為什麼『蛤?』會有跨語言的高相似度?」這一問題,研究者由人們溝通時使用「蛤?」的脈絡 (context) 著手,從而以演化的角度說明為何各種語言的「蛤?」會這麼的類似。
在對話的情境中,當我們不知怎麼的無法適當的回應別人的話語時,便需要快速地向交流對象發出信號。這個信號必須能在就算無法妥善運用言詞的情形下也能發出、而且最好是有詢問性質的,這樣方能向發話者表明他必須再次發言。而在以上所述關於此一「信號」的功能,在各個語言中都有這種需求,並且各自依此需求發展出簡短又能快速發出的疑問詞。亦即,在只有人類語言溝通內才有的「會話生態(conversational ecology)」下,不同的語言在相同的環境壓力下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了,以致各種語言的「蛤?」會那麼的相像。
科學的研究,總是會讓人感受到,人類真的是很特別的一種動物。儘管「蛤?」看似簡單而瑣碎,只有短短一個音節,但就算是我們的靈長類近親也沒辦法使用這種溝通的方式。這在在顯示出了我們互動的複雜性、並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真的是極度社會化的動物,而與其它動物有別。(賴光儀)
圖片來源:CC by See-ming Lee@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