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幸福24號:當性別碰上農曆新年

立報/本報訊 2014.01.19 00:00
■蕭如婷

在一個暖冬的周六,我們全家包括老爸老媽,一起坐在庭院中泡著茶、聊著天,享受著有溫暖陽光的時刻。平時,我們的話題就很廣,從現今最夯的議題,譬如圓仔到底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到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所發生的大小趣事,大家都可以講得很開心、聊得很起勁。

而隨著年關將近,我們也開始討論起彼此過年期間各自的規劃。由於爺爺奶奶都已過世,所以除夕圍爐的時候,身為長子的父親,總是會邀叔叔嬸嬸們一起在老家圍爐。我與妹妹已出嫁,所以依照過年習俗的規範,從除夕到初一,我們倆姊妹都會在各自婆家過年,然後再一起約回娘家的日期。因為我的婆家在外縣市,所以照慣例,除夕到初二是一定都會在婆家。然而為什麼我初二還會留在婆家呢?那是因為先生的兄弟姊妹在婚後,大家都各自住在外地,加上工作、家庭忙碌,平時很少有機會可以全員到齊一起相聚;而「初二回娘家」這習俗,幫他們創造一個可以集合相聚的機會,所以我們會多留一天在婆家,讓先生也可以與姊姊、姊夫們聚聚。

若按照過年習俗來說,初二也是我(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但因為先生家的特殊狀況而將回娘家的日期改期,如果我的爸媽也是在乎習俗規範的人,亦或是,我的手足也希望我配合她們要初二回娘家團聚,這時我是否會變得十分兩難? 慶幸的是,我爸媽、手足願意體諒,所以到現在並未出現爭議。

這使我聯想到,過年「團圓」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習俗中的除夕夜不就是強調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代表團團圓圓過好年;然而這樣的習俗,對於女兒已出嫁的家庭來說,「全家團圓」的「全家」並不將已出嫁的女兒包括在內,因為已出嫁的女兒在別人「家」團圓了。不僅如此,過年習俗甚至「規定」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時間,不能在除夕或初一就回去,因為這樣會給娘家帶來厄運,或者會吃倒娘家。

因此,從過年的各種習俗規範,我們也不難看出,過去的父權社會,是如何地硬生生將女性從原生家庭抽離,尤其是出嫁的女性。隨著時代變遷,性別平權概念逐漸開展,無論是何種性別,都不應該受到傳統習俗的壓迫。既然農曆過年是中國人的重大節日之一,更不應該將焦點關注在「性別」,對於一些已經不符合性平觀點的習俗,是否可以透過協商、討論,找出最適合的平衡點來克服,然後真正達到「全家」開開心心地團圓過新年之目的呢?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試試看!

(台灣性學會理事)

(圖說)農曆大年初二,2013年2月11日台北火車站裡每一班返鄉列車上,載滿了趕著回娘家的民眾。(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