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類世 2014台北雙年展主題

民生@報/陳小凌 2013.12.27 00:00
圖說:法籍策展人布西歐今天說明2014台北雙年展主題。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第九屆「2014台北雙年展」已開始起跑,今天由法籍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以生態科學家所形容人類於地球的劇烈活動變化-「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引,談當代藝術在「人類世」(anthropocene),地球星體的大氣與地質環境演化受到人類活動強烈衝擊烙印的紀元。作為說明其針對「2014台北雙年展」的策畫概念。

布西歐認為在藝術的棋盤上,最高明的棋局是具互動性、平易近人以及彼此連結。強調藝術除了理論也重實踐。當代藝術除了面對來自真實生活的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它與社會、歷史及文化之間的關係。

「劇烈加速度」由澳洲國家大學的全球氣候變化專家Will Steffen等學者於21世紀初期提出,指出人類活動自1950年代起發生爆發性的發展,其變化的規模與速度,尤其在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為劇。所提出的數據指標從國內生產總額、到能源方面如水、紙張、肥料等消耗,熱帶雨林及森林地的消失比例、臭氧消耗量等。

「人類世」這個名詞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aul J Crutzen於2002年首次提出,他建議由於人類造成的環境污染日俱增加,以及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應從「全新世」時期進入下一個新的時期-「人類世」。地質學者使用此名詞討論於現下全球生態環境被人類活動所主導之情形。

2014年台北雙年展便是藉此一寫照來檢視當代藝術如何表現在人類、動物、植物、

機器、產物與物之間的這種新盟約。現今藝術如何定義與表現我們的時空呢?雙年展將著重藝術家針對連結、串連、關絡與突變的表現方式:他們如何將地球設想為一個碩大網絡,而物質新狀態和關係新形式則在此網絡中出現。

現為法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的布西歐,在1998年發表美學著作《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該書至今在全球各地譯作12種不同語言發行,已被奉為當代美學經典,也讓他成為1990年代西方當代藝術評論中最具影響力的作者之一。

布西歐於本週訪台,北美館安排他在29日下午2時在館內視聽室舉行專題演講,題目為《藝術與其新生態體系:關係概述》(Art and its New Ecosystem A Global Set of Relations),歡迎各界參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