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13年度十大文創新聞 絕響與新生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2013.12.23 00:00
今年文創新聞充滿時代翻頁之感,既有絕響也有新生,有卻顧所來徑的感懷,也有欲窮千里目的瞻望。 今年獲選的十大文創新聞中,雖然有大師凋零,但「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感念同時,也期望從這些人物身上發掘這塊土地獨有的文化發展軌跡。此外,在部分項目中也可觀察與審視台灣從官方到民間對於文創,包含各式藝術活動與文化政策的態度與情感。 今年獲選十大文創新聞如下: 雲門40年《稻禾》新作世界首演 屏風熄燈號《莎姆雷特》幕落成絕響 新舞臺熄燈號 台灣加入國際戲劇協會 北美館30年 林懷民獲美國舞蹈節終身就成獎 戲劇大師李國修病逝 抽象畫大師趙無極病逝 旗艦型流行音樂補助案引爭議 臺北獲選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 新聞圖片 雲門40年 屏風熄燈號 台灣最具代表性與國際知名度的表演藝術團體「雲門舞集」成立40年,作為台灣表演藝術在國際上的門面,雲門除了藝術上的成就外,也已經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符號與精神象徵。即使經典,雲門仍努力推陳出新,並持續從本土汲取靈感,新作《稻禾》以稻為題,展現台東池上的稻田印象與農民自信。 同樣是台灣重要劇團的「屏風表演班」在成立27年之際卻因創辦人李國修猝然辭世而宣布無限期停演。除了惋惜,也突顯台灣的劇團規模可能面臨的困境之一,是當作為一個劇團最主要的創作者與精神領袖離開後,是否意謂其精神與作品的無法複製,抑或後繼者有能力承接並開創新局。 新聞圖片 新舞臺黯然熄燈 台灣加入國際劇協 北美館30年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為台灣表演藝術耕耘不輟的新舞臺因為中信金總部於年底搬遷南港,信義區原址計畫出售,連帶使總部大樓後方的新舞臺也被迫一併處理而被迫吹熄燈號。事件從今年初起即引起文化界震撼,各方人馬戮力奔走無非希望以各種方式希望為台北東區留下一席文化淨土仍不可得。此事除了再次體現商業與文化間的永恆拉鋸外,更實際一點看則反映出政府、企業與民間對於重大文化事件展現的態度與作為,目前看來,不值得樂觀。 雖然新舞臺的熄燈是台灣表演藝術的損失,但年底前台灣成功加入「國際戲劇協會」則算是一劑強心針。「國際戲劇協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最高級的表演藝術機構,這次加入除了讓台灣表演藝術更與世界接軌,促使表演藝術質量上的提升外。放大格局看,更可視為台灣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40年來最接近聯合國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在長期試圖敲開聯合國大門未果,這次仰賴民間組織先行一步之際,政府是否能有效作為後盾讓台灣繼續在國際發聲,很值得觀察。 1983年北美館開館,是台灣第一座現代美術館,30年來也頗多風雨,包括人事任命或資源分配等爭議,但作為北部重要的官方藝術展覽空間,仍然具有代表性與指標意義。只是30年間,當台中、高雄陸續也有了具代表性的現代美術館後,北美館如何尋求定位與提升層次、視野則是在藝術的美好外,不得不面對的務實且嚴峻的考驗,。 新聞圖片 林懷民獲獎 李國修與趙無極辭世 個人方面,「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獲美國舞蹈節終身就成獎,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肯定,也是該獎項自1981年創立以來首位歐美地區以外的獲獎者。終身成就獎的歷年得主則包括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碧娜.鮑許和威廉.佛塞等西方舞蹈史上傳奇人物。 而戲劇界與藝術界的兩位大師人物李國修與趙無極的辭世則令人惋惜。李國修集編劇、導演、演員於一身,作品原創,除了充滿個人生命經驗外,也與台灣這塊土地息息相關。畢生原創編導包括、《京劇啟示錄》、《西出陽關》、《莎姆雷特》、《女兒紅》等卅齣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劇,擅長以喜劇呈現大時代下的荒謬處境是李國修最高明的藝術手法。 華裔抽象派畫家趙無極於四月去世,其畫風頗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妙,以西方現代繪畫形式和油畫色彩技巧,加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意蘊,呈現複雜多變的空間結構與色彩光線。趙無極的大師地位無庸置疑,雖然談錢俗氣,但也許方便說明:201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其油畫作品《10.1.68》,以約台幣二億六千萬元的天價拍出,刷新趙無極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新聞圖片 流行音樂補助惹議 臺北獲選世界設計之都 政策方面,已運行四年的文化部「旗艦型流行音樂製作及整合行銷產業促進計畫」在今年踢到鐵板,外界質疑補助對象的資格標準,其中獲得350萬高額補助的陳妍希成為箭靶。雖然補助案評審發言人倪重華當時表示:「這個計畫目的在創造產值,當然是要投資會賺錢的人。」如今年底結算,不知道這投資到底賺回來了沒? 此外,北市府積極運作的「2016世界設計之都」申請也在11月由主辦單位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正式宣布,臺灣臺北市獲選為「2016世界設計之都」。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爭取世界設計之都是一場城市改造運動,用設計改變臺北,用設計實現市民更美好的生活願景。」設計力量到底有沒有這麼大,在台北越發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後,設計除了提供一些生活上的情趣妝點外,是否能更提供全新的思考跟格局恐怕是這個「小確幸」過頭的城市更需要前往的方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