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文十年溫馨回顧展:我需要一劑強心針:瘋狂家庭作業(上)

立報/本報訊 2013.12.15 00:00
圖文■李雅莉

最近與兩位導師親師有約,我提到兒子最近在家,開始有「回嘴」與「反撲」的狀況出現,狀況不嚴重,但面對我的叨念,總會想到一兩句話來搪塞。綜合我與老公的印象,大致集中在「生活作息」與「時間規定」這兩方面。

(圖說)趁著放水燈,我們在竹安河口看煙火。

關於生活應該要如何,我有既定的時間表,甚至習慣性依照這樣的時間表操作,才能讓我的步調流暢,心情也跟著平靜,讓小孩不會因為我的煩躁而遭殃。當老師說:「怎麼辦呢?我們要想出策略啊!」沉默許久,幾乎要在紀錄上註記「無解」了。然而,晚上他們入睡前後,正是我要進行家事打掃及個人工作的時間,我很難讓步。接著她說,既然無法徹底改變家庭慣性,那就用「點狀」的方式來實行。

好,功課來了。我們每週要找出一天,跳脫做「應該做」的事,全家一起進行,就當作是給小孩的禮物。老師要我和老公用力想,哪些跳脫框架、「應該要」的點子,是可以在家執行的。

我邊想,腦袋裡浮現那些可能的畫面:天哪,桌子亂成一團!吃的東西撒了一地。小孩不洗澡,整間房子玩具散落一地跟爆炸一樣。打枕頭戰、棉絮在空中飄著。天哪!老師呵呵呵地笑著說:「一直聽見這個人在說『天哪』!」最後我們寫下5項可能執行的功課,學期接著剩下3週,1週1天,5樣裡頭選3樣來做。

老師的點子 家長的挑戰

回家後我和兩兒子坐下開會。爸爸則在一旁(假裝)忙碌,邊聽著。我說:「玳聿今天出了功課給我們做,請你們在以下5件事裡,挑3項我們可以全家一起做的事,我們要各找一天做。」兒子們一聽是鬼靈精怪女王的點子,張大雙眼,聚精會神。

「第一,全家出門鬼混,晚上11點前不能回家。」兒子們一聽,當場露出「太棒了」的表情。

「第二,幫媽媽與爸爸化妝。」「這個好!」最近沉迷於畫臉的兩人,忍不住開心起來。

「第三,隨便你要不要洗澡都可以。」這項源自於我經常整晚催他倆洗澡,若可不必洗澡,應該能避開衝突吧,而且我們的條件設定是「要不要都可以」,而不是今天全家都不准洗澡,所以說,我可以去洗澡!兒子們神情淡然,聽起來這項功課完全沒優惠到他們。雖然很常拖時間,但也許就某方面而言,他們還是很怕髒。

「第四,看電視看到爆!」這時弟弟立刻大叫:「我要這個!」

「還沒完……第五,幾點睡都可以。」如果選擇這一項,當天不會有人催你該幾點睡。不過呢,爸媽想睡就可以去睡啦。

他們一致通過1和2項是一定要執行的。至於3,他們完全沒興趣。最後的兩項,哥哥成功說服弟弟選5。雖然弟弟聽不懂什麼「選5可以看電視、選4就只能看電視」的邏輯,最終拍板定案,連續3週要各找一天來做。

人文系統走的是「教訓輔三合一」,且訓導的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小孩,讓輔導機制從根本問題著手。

我猜若我們就讀一般學校,當家長向老師提出「小孩在家會回嘴」的狀況,老師大概會找時間和小孩懇談,告訴他說爸媽很愛他,唸他也是為了他好,要體會爸媽的苦心,然後安慰家長說,這是孩子必經的過程等等。然而,人文的老師對我說:「妳兒子開始反撲了,那妳要感到開心啊!」因為他要發展自主意識了,只要在這個關卡開始調育,接下來反撲就不會繼續出現。

看著我在紙上寫下的5項功課上打的3個勾,「天哪。」我繼續在心裡吶喊著。

(下週續,人文國中小G4家長)

▲人文系統走的是「教訓輔三合一」,且訓導的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小孩,讓輔導機制從根本問題著手。

▲全家到頭城海邊玩石頭、吹海風、眺望龜山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