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文學史長編改台文史長編

立報/本報訊 2013.12.12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以「原住民口傳文學」為始,歷經明鄭、清領、日治及戰後時期,台灣文學在不同階段與社會歷史交織,綻放各式姿態,也激盪不少論戰。國立台灣文學館自2010年開始策劃,動員全台36位台文學者,歷時3年撰寫《台灣文學史長編》,12日在文化部舉辦新書發表會。

(上圖)台文館館長李瑞騰認為,這是台灣文學史上第一次集合專業人士完成,不只呈現台灣文學史脈絡也反映了人文心靈發展過程。(圖文/姜林佑)

台文館推動《台灣文學史長編》編纂,以在地原住民口傳神話故事為頭,將《山海的召喚—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作為長編第1本,再接續漢人開展後,不同政治發展而產生不同的文學視野,分門別類出33冊文學史著作。除了歷史脈絡發展外,《台灣文學史長編》也因文學型態不同,邀請學者編纂出《正面與背影—台灣同志文學簡史》、《文明‧廢墟‧後現代—台灣都市文學簡史》等著作,台文館館長李瑞騰期盼透過文學工程的詮釋與架構,能讓各類台灣文學回到應有的歷史定位,提供後輩向下挖掘的可能。

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與日本,為了抵抗日本,時任台灣巡撫的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開啟乙未割台抗爭的序幕。那個時代氛圍下產生的文學史料,成為《台灣文學史長編》第7冊。

負責編纂的東海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王嘉弘指出,乙未割台事件對於當時清朝官員、在台住民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衝擊,產生賴和、連雅堂等抗日文學,當中還有日本人來台寫了演詩,民間則出現神話小說的創作,藉由高亢的民族意識,對抗日本皇民化運動,目前還有學界在研究乙未割台時,回到中國大陸創作的文獻。他強調,乙未割台產生的文學史料,間接助長了林獻堂向日本政府提出台灣議會的設置,甚至是中華民國的成立。

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董恕明,在這次台灣文學史編寫的工作上負責「原住民漢語文學」的段落。舉凡排灣族陳英雄、馬列雅弗斯‧莫那能、布農族拓拔斯‧塔瑪匹瑪、泰雅族瓦歷斯‧諾幹等,都是在70年代末解嚴,陸續出現的原住民作家,他們以漢語、第一人稱的視角訴說自己的故事,「促進族群對話,成為打開認識原民的鑰匙。」董恕明表示,原住民漢語文學發展至今20多年,社會對原民的認識卻多半仍處於唱歌、跳舞、運動神經發達的民族,對於原住民的精神思考一無所知,出版業界受限市場考量,鮮少主動出版原民文學,她認為:「大家常會以『一家人』來歌頌台灣族群融合的狀態,不過卻連基本的『認識』都沒有。」她呼籲,台灣讀者閱讀的面向應該更開放。

(上圖)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台灣文學史長編編寫計畫」,耗時3年,完成33冊文學史著作。(圖文/姜林佑)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