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香港百年時尚 鄧麗君長衫亮相

中時電子報/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12.05 00:00
具有百年歷史的長衫,它不只是襯托女性曼妙身段與風華韻味的衣衫,它的設計變便也呈現女性歷史地位的變遷。「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出逾百套清末迄今具備香港時代特色的長衫精品,巨星林黛、鄧麗君曾穿過的美麗長衫,將在展覽中首次亮相。

長衫就是我們所稱的旗袍,其實台灣最早也稱旗袍為長衫,後期才改稱旗袍。長衫從清末開始流行,成為不論階層、身份的女性平時的外出與居家服。1940到60年代間是港台長衫的極盛時期,當時不管婚喪喜慶,長衫是女性出席重要場合的首選。

這次在台北北信義誠品舉行的展覽,呈現百套以上長衫,包括林黛、鄧麗君、粵劇名伶白雪仙、香港小姐羅朱玲玲穿過的長衫,都是品展,同時也展出與長衫相關的珍貴文物,如香港長衫師傅使用的工具、印有時尚女性身穿長衫圖像的商品、歷史圖片及錄像等。展覽從11月29日至12月29日。

具有50年經驗的旗袍師傅傅許榮一,是許多官夫人指定的旗袍定製師,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黃少谷、孫運璿、前駐美代表夏公權的夫人們,都是他的忠實顧客。「她們一年大概都要坐上好幾套,喜愛的樣式各有不同,如夏夫人最愛做寬邊清朝改良旗袍,連在家裡都穿」

他回憶,在40到60年代旗袍極盛期,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帶起穿旗袍風氣,因此走到哪都看到人穿旗袍,「太太們買菜、燒飯都穿,就像是居家服一樣」。但他也說,前總統李登輝夫人之後幾乎就沒有總統夫人再穿旗袍,相當可惜。

許榮一說,港台雖然在同一時期流行穿旗袍,但工法略有不同,流行款式樣不大一樣。「香港流行細滾(邊),在衣袖口再費工滾上不到0.3公分的收線邊,這是承自海式旗袍的做法;台灣則流行雙滾邊或是單滾邊。」

香港的長衫文化最早可追溯自晚清至民初時期,五四運動後女學生穿男性長袍風氣相當流行,象徵女權出頭,因此當時社會將這種男性長袍加長的服飾稱作長衫。但因香港華人社會仍傳統保守,因此樣式是直身無胸與腰身。

到了30、40年代,因戰爭因素,不少上海人趕往香港避難,因此將專屬上海的「海派旗袍」帶入香港。至50、60年代,隨著香港經濟轉好,西方文化融入衣服剪裁之中,師傅們開始運用西式裁剪方法造出立體結構,讓長衫更為貼身,甚至在細節方面加入花扣、開衩、下擺收窄等,創造了長衫黃金時期。

不過,隨著西式成衣製造業蓬勃發展,西式衣裙成了女性服飾的主流;加上訂製長衫費時耗工,讓長衫逐漸式微。

雖然穿著長衫風氣逐漸沒落,但卻沒因此消失。策劃這次展覽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蕭麗娟表示:「物以罕為貴,香港長衫在70年代後不但沒有失色,反而更見矜貴,身價不跌反升,是成熟女性出席隆重和喜慶場合的首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