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幸福24號:親密關係的關鍵

立報/本報訊 2013.12.01 00:00
■蕭如婷

前天,我看了《阿娜答有點blue》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日本電影。影片主要內容是描述一位漫畫女作家的丈夫罹患憂鬱症後,夫妻兩人如何戰勝病魔,攜手共度難關的溫馨、感動故事。

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無論是先生或者是太太,並未成為婚姻的逃離者,反而更珍惜彼此,這著實很不容易。畢竟,罹患憂鬱症這個難纏的疾病,無論是患者或者是照顧者,均需要很大的心力與耐力來面對。而這也會影響兩人,如果沒有共識,親密關係很容易就會瓦解。

而親密關係又受到社會賦予男女性規範與意義的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通常社會總是不斷地要求男性應該成為有能力、有地位、有權力的人,要主動且主導一切;而女性則是被要求乖順、服從與被支配,照顧好家庭、成就丈夫的一切,是女性的天命。因此,如果是男強女弱的親密關係,當男無法「強」或女太「強」時,親密關係就會受到影響了。

所以,在劇中,面臨社會性別化規範的要求,對於罹患憂鬱症的丈夫來說,如何自處?以及對於受照顧習慣的太太,該怎麼調適與改變,在在都考驗著兩人。在丈夫確定罹患憂鬱症,且辭去工作之後,那位「我好沒用」的心魔一直伴隨著他,揮之不去,莫名地哭泣、無助、無望的情緒,時時纏繞著他。當他看見太太為了家計努力工作的情景時,這位心魔又再度出現,甚至使他萌生了「死」念頭。反觀太太,聽到丈夫得了憂鬱症後,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開始積極地認識憂鬱症,以及學習如何照顧憂鬱症患者並相處,然後不斷調整心態,正向面對外界的眼光。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告訴先生:「不努力也可以!」是啊,一直以來,先生為了符合社會規範中的「男性典範」一直努力著,這種「撐住」的感覺,對先生來說是一種壓迫,也是一種壓力。為了讓先生可以卸下「男性典範」,所以太太說,不努力也可以,這句話鼓動了丈夫,而也因為太太的正向與關懷態度,讓丈夫終於卸下心防,開始面對自己得病事實,最終找出如何與疾病共處的方式。

在夫妻兩人共同努力下,先生逐漸擺脫憂鬱症的陰霾,兩人也藉由這場病,重新找回對親密關係的意義。記得女性主義社會學家Lynn Jamieson曾經說過:「親密關係是藉由傾訴、深知與瞭解來製造親密感,抑或透過更實際的關愛、照顧與分享。」影片中的夫妻,雖然遇到憂鬱症這個難纏鬼,但卻可以相知相伴地走過,我相信這是因為他們倆做到了維繫親密關係最重要的關鍵點「深知、傾聽與了解」;而太太更是透過實際的關愛、照顧與分享,陪伴著丈夫走出疾病的幽禁。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詩句,對於即將踏入或者已經婚姻的人們來說,是多麼浪漫的一句話。但當面臨婚姻生活中的困難與艱苦時,又有多少人是「大難來時各紛飛」的狀態?

因此,親密關係的維繫不是僅靠「激情」,如果沒有「深知、傾聽與了解」,甚至是「關愛、分享與照顧」,當許多問題紛沓而至時,激情是容易被消磨殆盡的,最後婚姻只剩下空殼,令人不勝唏噓啊! (台灣性學會理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