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2013年台灣二十大國際品牌揭曉

大成報/ 2013.11.29 00:00
【大成報記者林瑞明/台北報導】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數位時代》雜誌和國際知名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承辦的「2013年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於11月29日正式公布結果,華碩表現亮眼奪冠、美利達強勢成長擠入前十強。在今年調查中,雖然全球PC產業面臨衰退,但憑藉著優異的創新能力及快速回應市場需求,華碩電腦以品牌價值17.11億美元、3%的成長表現,繼2007年後,再度奪下冠軍寶座。康師傅與趨勢科技則分別拿下第二及第三名。而生產腳踏車的美利達,因中國佈局有成,加上積極推動新單車生活的概念,強勢以52%的高成長率,首度擠入前十強名單。

負責鑑價的品牌顧問公司 Interbrand指出,隨著中國社會日漸富裕,消費者對於品牌產品選擇,已從功能性選擇轉向情感性的認同。舉例來說,今年品牌價值成長率超過50%的美利達,在中國積極培養車友社群,將自行車從載貨通勤工具,變成消費者追求的休閒生活型態,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此外,以中國消費市場為主力的食品飲料品牌,不斷推出新商品,也滿足了消費者喜歡嘗鮮的需求,加上中國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從「吃飽」轉變為「吃好」,而台灣品牌相較之下更有品質優勢,未來仍具高成長動能。相對於生活產業的亮眼成績,過去一直位居前三強的宏達電及宏碁,則分別落居第四名及第六名。對照今年全球百大品牌名單,蘋果與Google分別拿下冠亞軍,而戴爾、惠普及諾基亞的衰退,顯示出科技產業必須積極發展硬體與服務整合模式,才有機會在新的數位化時代取得優勢。

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則指出,台灣科技品牌的決勝關鍵,在於對外在環境的反應力,以本次品牌鑑價榜首華碩為例,雖然身處於衰退的PC產業,卻能以快速回應市場的創新力,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例如:與Google合作推出的Nexus 7、以及近期推出即造成熱銷的變形小筆電T100等,以創新帶來的高毛利,因應營收的衰退。

在總體品牌價值方面,受到宏達電及宏碁衰退的影響,使得今年台灣前20大國際品牌總體價值相較去(2012)年下降至106.37億美元。但是若排除宏達電與宏碁的跌幅,受到生活產業品牌價值上升的帶動,特別是自行車與食品飲料產業分別有27%與19%的大幅成長,整體品牌價值仍較去(2012)年增加6%,且今(2013)年前20大國際品牌企業中,包括康師傅控股、旺旺控股、巨大機械、正新橡膠、美利達工業、統一企業、台達電子、王品餐飲等,有超過8家台灣國際品牌企業,品牌價值相較去(2012)年,以超過2位數(10%)的成長幅度,表現亮眼。

品牌價值是企業長期經營的成果展現,相較2007年辦理台灣20大國際品牌價值調查,20大國際品牌整體價值亦從84.43億美元,成長至今(2013)年的106.37億美元,成長幅度達25.99%。今年邁入第11年的「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以上市櫃(公開發行)且品牌經營具國際化的台灣品牌為對象。本項鑑價導入Interbrand每年定期公布之「全球百大品牌價值排行」相同的品牌鑑價系統,結合量化的企業財務分析及質化的品牌角色與品牌強度分析,為台灣的國際級品牌評估出具體的品牌價值,標示其在全球市場競爭力的具體座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