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拜師做土礱 賴咏華看見農業新價值

客家電視台/ 2013.11.22 00:00
【陳鴻偉 羅應展 新竹】

早期農業時代,電力還未普及時,稻穀得以土礱來脫殼,如今土礱已相當罕見了,老師傅也逐漸凋零,兩年前,從交大畢業的賴咏華,因為熱愛農村文化,向國寶級的土礱師林裕祥拜師學藝,甚至因此學種稻,希望重現當年農民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也從學做土礱過程,看見不同於西方農業的文化價值及潛力,本週六客家新聞雜誌,就要帶大家一起去了解。

「米出來了,出來了。」

伴隨著隆隆聲響,將一粒粒晒乾的稻穀脫去外殼,「挨礱」在電力不普及的年代,是農業社會加工稻穀的第一道程序,土礱更是農村常見的機具。

農民 莊謙謹:「以前每戶都有,每戶人都有,以前的人全部是自己,沒電也沒機器,全部都是下雨就挨礱,晚上舂米。」

這項流傳近千年的農業工藝,1943年開始,隨著台灣電力普及至各鄉鎮,電動機具取代人力,占空間、效率又較低的土礱,漸漸被遺忘、損毀,製作土礱也成為夕陽產業,老師傅逐漸凋零。

大學時代常隨著社團到農村辦活動的賴咏華,交大畢業後,沒有進入科技業當工程師,兩年前卻選擇到大南埔做學徒,向今年85歲的老師傅林裕祥拜師學打礱。

土礱學徒 賴咏華:「土礱這個東西,它有被保留下來的價值在於,它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在這個島上曾經有,那麼一個美好的年代,人跟土地相處的關係,是圓滿而且不假外求的,所以我一直以來其實都相信,這個東西值得被保留。」

以前一組土礱,由木匠、土礱師傅分工合作,差不多三天可以完成,如今一個人竹編、木工都要從頭學起,做好一個礱至少半個月,即使過程孤獨,他仍堅持繼續傳承這項手藝。

土礱學徒 賴咏華:「到最後總是會發現,愈在地的東西愈國際化,因為你都說,你一樣,就以我們吃的食物來說好了,如果你一樣做披薩,你一樣做義大利麵,那人家為什麼要吃你做的,我們反而是應該從這些,最在地的東西去想說,我們有什麼人家沒有的特色,那土礱也是這樣其中的一個,我看見,我覺得它可以稱為是,一個有機會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