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單車文化正夯 用路素養全民待提升

中央廣播電台/蕭照平 2013.11.22 00:00
微笑單車正夯,不過卻也引發自行車路權的討論。因為道路先天的限制,在沒有單車專用道的路段,自行車往往與汽機車或與行人爭道,增加道路安全的風險。因此,在硬體設備逐漸可與北歐國家比擬之際,政府更應利用教育去建構單車行駛禮儀,當全民對用路文化形成共識,連帶也會提升交通安全。

◎排隊等單車 自行車風潮正夯

自行車風氣正夯,從台北街頭的微笑單車租借情況就能感受到,國人對自行車的青睞。台北市政府推的U-Bike微笑單車,使用率越來越高,根據台北市政府日前統計資料指出,目前全台北市已經有124個租借點,平均每天使用次數,高達4萬5千次以上。

光看數字可能還無法感受微笑單車有多熱門,走一趟租借站就知道有多夯。不少捷運站旁的租賃點,每到尖峰時刻,不只車架上空空蕩蕩,想借車的民眾還要比誰的手腳快。

市政府推動的U-Bike也帶起另一波單車風潮,不管是近期文青最愛的單速車,還是輕便攜帶的小摺或是環島健身的登山車、公路車,都越來越普遍,也因此,整體的單車人口逐步提升。

◎搶道爭路引爭議 更爆安全隱憂

正因為城市單車人口越來越多,在相關專用車道與法規還沒全面完成以前,道路就隱藏不少安全危機。城市馬路空間規劃,本來就沒有預先準備自行車專用道,因此在汽機車已經搶道嚴重的馬路上,再加上肉包鐵的單車族,危機一觸即發。

因此開始有單車騎上人行道,與行人爭道,雖然減低被車輛碰撞的風險,但卻增加路人的安全隱憂。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就指出,因為馬路無路可走,所以只好騎上紅磚道。劉麗珠說:『(原音)自行車騎在車道上面臨的危險最大,因為我們沒有慢車道,我們沒有時速30公里以下的慢車道。現階段因為U-Bike推出帶動騎車風潮,可是他沒有慢車道可騎,現在台北市目前做法是先讓自行車騎上紅磚道,在紅磚道畫上自行車跟人行道共用,可這一定會產生跟行人交錯的介面。』

習慣在自由廣場周邊慢跑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就表示,曾經在慢跑過程中被腳踏車騎士搶道,雖然沒有碰撞,但的確讓他嚇一跳。趙天麟說:『(原音)人行道上跑的話,我經常遇到腳踏車就騎在人行道上,就蠻危險的。或者有時候騎士也很急促,就很快,因為也沒有什麼順向逆向,反正就到處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腳踏車的感覺。』

有鑑於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訂包含自行車在內的慢車駕駛,在交岔路口、在行人穿越道、在可讓慢車行駛的人行道上,如果沒禮讓行人,將會開罰新台幣300元以上600元以下罰緩,甚至單車酒駕或單車低頭族也一樣會有罰則。參與修法的台聯立委黃文玲說:『(原音)這部份我們是認為要有一定的規範,要保護用路人的安全,你不能說行人走在馬路上、走在人行道上,騎腳踏車沒有規範,這樣對行人太不安全了。』

◎師法歐洲典範 民眾用路禮儀待提升

推行城市單車,台灣並非全球之先,其實歐洲國家的單車文化早已經是歐洲人生活的一部分。以挪威來說,首都「奧斯陸」的居民,他們的生活早已經跟單車密不可分,舉凡上班通勤或購物逛街,大多使用自行車當交通工具,因此建構出高度發展的單車文化。

不只挪威,整個歐洲都很重視單車文化。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就指出,在歐洲各國普遍都有自行車專用道,行人與汽車駕駛人絕對不會踏進專用道,同理,當自行車進入徒步區,也會下車步行。

她強調,自行車的定位與路權劃分非常清楚,而且一定是禮讓行人,不僅如此,單車騎士也相當遵守交通規則。她認為,台灣除了需要提升各種道路使用人的用路文化之外,執法單位更應該嚴格執法,才能重建公民道德。劉麗珠說:『(原音)當行人變成汽車駕駛人在路上開車一樣壓迫別人,就是當行人變成駕駛人他開車一樣壓迫,台灣汽車用路文化就是這樣,只要上車就肆無忌憚,什麼搶道、爭先、闖紅燈什麼都來。其實台灣法令很嚴,台灣一向立法從嚴,執法從寬會導致這種行為越來越離譜、越來越乖張。』

台灣單車活動越來越普及,相關的硬體設備、路網建設也日益健全,但國人用路素養卻還沒跟上。開放人行道供單車行駛是不得已的作法,因此行人不佔道、單車不橫衝直撞,相互禮讓與尊重的利他行為,不僅能減少事故發生,也能替台灣的單車文化更添驕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