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產後婦女把握回診期 抹片+疫苗雙重防護子宮頸癌

NOWnews/ 2013.11.20 00:00

記者林亞樺/台北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子宮頸癌位列台灣女性癌症死亡的前十名,平均每年有700多人死於子宮頸癌。事實上,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婦女絕對不容輕忽。

有些產婦在產後回診時,因被發現有子宮頸外翻的現象而感到驚慌,擔心是罹患子宮頸癌。對此新亞東婦產科醫院院長劉銖淇解釋,婦女在懷孕期間會因為荷爾蒙變化,使子宮頸原本平滑的鱗狀上皮細胞被粗糙的柱狀上皮細胞所取代,因而出現子宮頸凹凸不平的現象,被稱為「子宮頸外翻」,通常會在產後好轉。

然而,劉銖淇醫師強調,一般人較難以區分子宮頸外翻跟子宮頸糜爛的差異;子宮頸糜爛主要是黴菌、細菌、或滴虫等病菌感染引起子宮頸發炎,並導致發炎性的糜爛,少數更是子宮頸癌的警訊。

劉銖淇醫師說明,子宮頸癌主要分為鱗狀上皮癌、腺癌兩種。其中,子宮頸腺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原因在於子宮頸腺體通常位於較深層的子宮頸組織,較難透過傳統抹片方式發現;因此,除了定期進行抹片檢查之外,更應施打子宮頸疫苗,以達到雙重防護的效果。

針對產後婦女,劉銖淇醫師建議,可考慮在出院前施打子宮頸疫苗,且應特別注意產後4到6週的回診時間,若惡露已經排乾淨,則建議一併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施打子宮頸疫苗第二劑;他還表示,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皆可施打疫苗,哺乳的功能及疫苗的效期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目前HPV疫苗有四價、兩價可供選擇,劉銖淇醫師分析,四價疫苗是針對16、18與6、11型等四種人類乳突病毒(HPV);至於兩價疫苗除了可針對HPV16、18型之外,對於HPV31、33、45型也有保護的功能,且其抗體量及防護時間都較四價來的高。他特別強調,兩價疫苗對於子宮頸腺癌有最佳的保護作用。

子宮頸癌是目前少數能藉由疫苗防護的一種癌症,劉銖淇醫師指出,子宮頸疫苗不僅可降低90%感染HPV16、18型的風險,更能降低70%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尤其是對年輕女性所形成的抗體保護力會較高;因此,國外對子宮頸疫苗的建議施打年齡是在9到26歲。

但劉銖淇醫師也提醒,若在施打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已懷孕了,只要暫停施打並待產後回診,再與醫師討論繼續施打的時間、完成接種即可;更重要的是,子宮頸疫苗不能取代抹片檢查,只有透過雙重的防護,才能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