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香港「台灣月」 台灣文化櫥窗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3.11.11 00:00
2013香港「台灣月」自11月1日起在香港熱鬧拉開序幕,邁入第8年的「台灣月」這次將「野台」文化搬到維多利亞港旁廣場,嘗試走入香港民眾生活中,獲得好評與迴響。已經打出口碑的「台灣月」,不只成為展示台灣文化的櫥窗,由於香港地理位置與國際化程度,「台灣月」也成為面向國際、詮釋華人文化的絕佳平台!

◎「台灣月」8年有成

2006年11月,前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路平創辦了首屆「台灣月」,以展現文化藝術的跨界創意及公共性做為「台灣月」的核心價值,邀請多個知名台灣藝術團體到香港為觀眾提供免費表演,希望吸引平常沒有看藝文表演習慣的觀眾進場看「台灣月」的表演,讓藝文表演的空間在香港得以普及化。

經過8年,在羅智成、張曼娟、李應平等歷任主任接力經營與努力下,「台灣月」已經在香港累積一定的品牌,成為許多香港民眾每年期待的藝術活動。去年「台灣月」就以「滿地開花」為主題,向香港民眾展示台灣的劇場表演、跨界音樂會、獨立書店、草根音樂會與綠市集,呈現台灣多元文化樣貌。

今年,「台灣月」首度邀請國家品牌團隊朱宗慶打擊樂團、雲門2與紙風車劇團等樂團前往香港進行戶外演出,讓香港觀眾感受台灣表演團體如何走出傳統表演殿堂,進入庶民空間中,為觀眾帶來高水準的演出能量,場場都吸引超過千名香港民眾與國際遊客捧場,並贏得滿堂喝采。

現任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盧健英表示,這幾年「台灣月」的定位其實很清楚,就是希望成為展示台灣文化的一扇櫥窗,呈現台灣的生活價值。她說:『(原音)我覺得台灣月走8年,它現在的定位還蠻清楚,就是每一年我們希望引進一種所謂的台灣價值吧,所以我覺得(文化)櫥窗的定位是很精準的。』

◎分享「野台文化」 別具意義

今年的「台灣月」喊出「野台灣」口號,更為「台灣月」深耕台港文化交流跨出重要一步。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下,每個地方都面臨貧富差距的問題,身為劇場人能做的就是努力彌補,透過戶外演出,讓沒有能力進劇院看戲的民眾也有機會親近藝術,感受藝術的美好。

李永豐強調,戶外演出才能真正考驗表演團體的功力,香港戶外演出機會很少,台灣經驗確實可以提供香港參考。李永豐說:『(原音)香港最沒有戶外演出經驗的一個地方,我想說我們提供我們台灣經驗,讓香港藝文朋友或是有關policy政策的,他們可以做參考,這是台灣的經驗,我不敢說這是台灣經驗的輸出,其實紙風車在這方面累積許多經驗可以給很多朋友作參考。』

對台港社會都有深入觀察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則認為,香港社區草根意識發展這15年來才慢慢甦醒,正在努力尋找方式表達自己;台灣在社區發展走得比較早,今年「台灣月」將台灣的野台文化帶到香港,走進市民生活裡,帶給香港人刺激,或許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龍應台說:『(原音)當我們今年「台灣月 推出來,就是從水晶燈下面的舞台裡面的東西進入這個空間,我覺得對於香港人會給他們更大的鼓勵,就是說你一出來...野台的意思就是走進你的生活,走進最普通市民生活裡頭去,我覺得的意義在這裡。其實這個交流,野台的交流,就是把台灣走了30多年的社區那個東西帶過來跟當地我們碰撞看看。』

把台灣野台搬到香港還有另一個深層的意義,就是有助於打破香港對於空間的看法。盧健英表示,透過台灣的演出經驗,或許可以逐漸改變香港人對空間的定義,原來空間可以這樣運用,讓他們不再焦慮,香港草根力量就會很溫柔的發展出來。

此外,今年「台灣月」首度招募當地藝文志工協助活動舉辦,並與當地藝文團體合作,盧健英認為整個合作過程對於台港雙方都是一種全新香港經驗。

◎應以詮釋華人文化自許

展望未來,「台灣月」該如何持續發揮影響力,深化雙邊交流,資深文化人吳靜吉認為,除了主事者必須有心持續耕耘外,在節目安排上也必須了解香港在地的需求與時代氛圍,隨時因應調整。

由於香港與台灣同屬中華文化,在地理位置上又面向國際,吳靜吉建議應利用「台灣月」活動舉辦,讓國際人士看見台灣豐沛的文化能量,並成為詮釋華人文化的重要平台。吳靜吉說:『(原音)香港其實它有2個重要角色,一是在香港讓人家看到台灣,我覺得這個角色是可以定位的,讓香港人感謝台灣人這麼多年的努力,感謝為華人做的,他們都覺得你們的努力他們都看得到,這個也很好,也是給華人一種期許吧,等於也是一個(華人)文化藝術論述的中心。』

香港和台灣之間存在許多相似與差異之處,「台灣月」的舉辦就如同一把溫柔的文化鑰匙,打開彼此之門,相互學習,更是分享台灣的生活價值與文化絕佳機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