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報犇報聯播:台灣青年大陸就業經驗談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3.11.07 00:00
到大陸換跑道--

台灣青年大陸就業經驗談

文/朱圓圓

  在職場,轉換跑道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來自台灣的劉國際卻在大陸實現了這一跨越。他從一名台灣媒體從業者變成了大陸企業的品牌發展專員。這個轉身,在他看來,或許並不完美,但總算是邁出了新征程的第一步。

  劉國際自稱從小是一個壞小孩,不愛學習的他卻一路念到了台灣的政大研究所,讀書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在台灣體育媒體工作。寫稿、讀書、採訪、做片子,這些貫穿了他大學和研究所的六年生涯。到畢業的時候,他在台灣的體育圈已經從「小劉」變成了「小劉哥」,只是,他開始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能一眼望到底。經過一番思索,他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研究所時輔修工商管理專業的他,最終決定要去從事品牌發展的工作,而他的戰場,也從台灣轉向了更為廣闊的大陸。

從零開始攢經驗

  在決定轉換跑道之前,劉國際其實並不清楚自己要換到甚麼行業,只是隱約感覺自己想要去企業做市場。在蒐集資料、瞭解情況的過程中,他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他決定從Brand Development做起。之前,他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棒球經紀人,他覺得,做品牌和培養小棒球選手是有點類似的過程,這讓他對自己要從事的行業充滿了興趣和鬥志。

  在決定重新規劃職業生涯的同時,劉國際還做出了另一個決定:去大陸工作。他說那個時候想法很簡單,因為大陸以後會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而台灣的環境不免狹小,如果想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就應該要去大陸。

  就這樣,2011年,劉國際在投了幾份簡歷、打了幾個電話之後,被大陸的一家台資企業的市場部招到成都工作。不過,對於在大陸的第一份工作,劉國際卻因現實與想象中的差距,而成為他迄今為止唯一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不過,劉國際並沒有放棄,他在這家公司開始了與市場的第一次接觸,半年後,已然做出了成績的他才決定辭職。累積了一定經驗,更加明確目標的他,最後決定到北京發展,尋求其它更能實現目標的機會。

「北漂」怎麼找工作

  劉國際說,在他從成都離開的時候,他想,也許以後自己最終還是要去上海發展,只是,對北京的熱愛之情,還是應該趁這個機會去試試能否實現。於是,他去了北京,做了四個多月的「北漂」。

  劉國際回憶起這段時間,他說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怎麼去找工作。之前在台灣的媒體行業,因為人脈廣、年頭久、口碑好,工作機會都是靠熟人推薦和介紹,有的時候,甚至是踢一場球就把新的工作接了下來。但是到了北京,他不得不自己開始認真修改簡歷,在網上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投遞出去,然後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面試。他笑著說,以前其實連簡歷怎麼寫、包括甚麼內容他都不知道,當他問朋友的時候,朋友都很驚詫。

  於是,他開始像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那樣,去網上搜尋或者請教別人,知道了簡歷不僅僅是求學、從業經歷的簡單羅列,還應該有亮點、有重點,而面試也不僅僅是聊天那麼簡單,應該是公司和求職者通過聊天達到對雙方各方面條件的綜合瞭解和考量。他說,這樣的經歷雖然有時不免讓自己產生迷茫的感覺,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更加瞭解自己想要甚麼、自己能做甚麼,對於和之前從事行業完全不同的職業,他也有了更加具體的瞭解。

告別台資企業

  在成都那家台資企業的工作經歷,讓劉國際感覺又回到了台灣那個圈子,這並不是他來大陸的本意。他覺得,既然來了大陸,就是要融入才對,如果還是吃台灣的東西、只和台灣人交往,那還要來大陸幹嘛呢。因此,他決定以後堅決不進台資企業,而且在平日的生活裡,也要盡量多跟大陸人交往和相處。

  做出這個決定對他而言並不容易,而實際的相處和適應則更加困難。在成都,雖然是在台資企業,但是還是有一些本地的員工,在跟他們的相處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很好玩的現象。他說,經常會在某個工作日,公司裡的採購會突然不來上班,請半天假,問他為甚麼,他會說今天出太陽,要陪女朋友曬太陽。他們的下班時間是五點半,但是在五點二十就會有人站在門口準備打卡,然後說「要趕火車出去玩」。

  這些發現讓他在驚訝之餘,也開始慢慢習慣。因為每個地方的習性、生活方式不一樣,職場環境自然也就不同。大陸地域廣闊,這種差異性就更加明顯。成都的同事看重休閒生活,但落腳上海的新公司之後,這裡的同事又都愛拼事業,加班趕工作對他們而言是常態,劉國際稱,自己都要很快地習慣並且適應大家的步調,這樣才能真正地融入大陸職場。

清楚自己要甚麼

  現在劉國際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從事品牌推廣的工作,這份工作實現了自己之前的目標,轉換跑道的打算終於變成了現實。

  不過,問到待遇的時候,他說在上海稅前是2萬元人民幣,稅後1.7萬元人民幣,其實比之前的工資要低,而且上海的消費水平更高,算起來的話是其實是降薪來到了上海。但是他對自己的選擇並不後悔,因為這份工作是自己喜歡幹的,也和自己之前設定的目標一樣。

  他說,在大陸的這段時間,據他瞭解,一些台灣求職者在半年內就撤退了,甚至有人3個月就走了。大部分人在來之前並沒有想自己要甚麼,只是因為薪水的吸引或者試一試的心理而來,來了之後發現很多情況跟自己的想象不一樣,結果就紛紛打退堂鼓。短暫的停留對他們並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半途而廢更可以說是在職場經歷的挫折。但這種挫折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劉國際認為就是應該想清楚了再過來,要想想大陸究竟能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提供怎樣的東西。

  劉國際說,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離開熟悉的生活圈來到大陸,其實自己的內心一度有些痛苦,但他還是忍痛繼續堅持。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獲得甚麼,他也知道,只有在大陸,自己才能更快地成長。所以,即使現在對於自己的薪資不是特別滿意,他也不介意,他的目標是獲得職場的發展,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大陸和歐洲差不多大

  劉國際告訴記者,他有個助理是從蘇格蘭留學回來的,助理告訴他,其實歐洲也沒多大,地理面積和大陸幾乎差不多大。而劉國際也是到了大陸之後才發現,原來大陸真的很大。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經常要去各地出差,最南邊去過深圳,最北邊到了東北,地域的廣闊讓他大開眼界。每到一個地方,劉國際都喜歡出去走走看看,嘗嘗當地的食物,瞭解當地的生活,這種經歷讓他覺得受益匪淺。

  劉國際笑著說,自己特別喜歡大陸各地的美食。在北京,他會經常去吃鹵煮、爆肚、麻豆腐這些老北京小吃,在成都他會去嘗火鍋、串串,也覺得辣辣的食物蠻好吃。食物是最有地方印記的東西,他通過這種方式來和大陸一步步拉近距離。來大陸之前,他對於大陸的地名很陌生,更別提清楚知道方位了,但是,在大陸生活了兩年的他,現在已經對大陸各省市的地理位置有了清晰的認識。

  對於想要來大陸工作的台灣年輕人,劉國際說,除了想清楚自己到大陸究竟要獲得什麼之外,他認為,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台灣工作個一兩年,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再過來。因為大陸職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無論是對於求職、還是對於適應這邊的節奏,都會有幫助。(合作媒體:你好台灣網)

(本文不代表立報立場)

========================

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

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為雙周刊,全省發行量達1.5萬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

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兩岸犇報部落格:http://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

FACEBOOK犇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