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看見台灣》後 更要「看見改變」

中時電子報/本報訊 2013.11.07 00:00
最近有幾部紀錄片,得到觀眾廣泛好評,《拔一條河》、《一首搖滾上月球》及這兩天成為發燒片的《看見台灣》等。這些年來,拍製紀錄片蔚為風潮,不但質量俱佳,也得到愈來愈多票房的肯定。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說明紀錄片也可以成為台灣電影的重要支柱,也顯示觀眾已經養成到電影院看紀錄片的習慣。上演短短3天,票房就飆破千萬元的《看見台灣》,更為紀錄片建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當然,也可望讓觀眾對紀錄片的可看性與價值,有了更多更高的期望和期許。

《看見台灣》全片以直升機高空攝影的方式,呈現台灣的地貌、景觀,透過這部紀錄片,很多人第一次以鳥瞰的角度直觀台灣,這才看見了山林占了四分之三土地的台灣,是多麼的美麗,卻又看清楚她是多麼的脆弱。在視覺上,很多觀眾都有一種震撼的感覺,特別是從高處看到的台灣,綠意盎然而且海水正藍,非常寧靜迷人。但角度一轉,導演讓觀眾看到山的另一邊,竟是可怕的光禿;海的另一段竟是駭人的汙濁;遊人如織的祝山觀日台,山頭另一邊竟是危如累卵的大崩塌現場。

《看見台灣》要說的故事,至此就很清楚了:美麗的島嶼受苦已久,山林、平原、河川、海洋都正在惡化:林地滑動、空氣汙濁、開發過度、河床乾涸、海岸線消失,大地不安隱隱作痛,危險一觸即發。電影開場用了「美麗與哀愁」這5個字,代表了紀錄片製作人希望傳達觀看這部片時應有的心境,這是川端康成小說的篇名,企圖藉此營造出觀眾無奈的心痛與憐惜。

但老實說,「美麗與哀愁」這5個字,在這部電影中似乎過度使用了,難免折損了這句話的意境,因而難以再引發太大的感觸與感動。若說《看見台灣》費盡千辛萬苦拍攝,有什麼屬於它自己的「美麗與哀愁」的話,那大概就是用了這麼多力氣,卻說了一個其實並無新意、也無新見的事。某個程度而言,視覺震撼的力道被觀點的單薄抵消了不少,此殊為可惜;但這部紀錄片畢竟引發了觀眾的高度共鳴,透過口耳相傳、主動行銷,讓此片票房迭創佳績;從社會現象的觀點來看,就非常有趣且值得探究了。

比較冷靜且嚴酷地說,或許《看見台灣》以及它所引發的熱效應,共同顯示出了台灣人在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詮釋自己上,有一種集體的因循懶惰,其所造成的自我意識貧乏感使得這個社會在面對問題時,常常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層次;感性的最後,往往就化作感嘆,如一縷輕煙,很快消失。

其實台灣面對的環境與生態問題,已十分急迫,環境的破壞、過度開發造成的國土脆弱、如何讓土地適當休養等議題,老實說,台灣社會包括政府、企業界和一般平凡百姓,並不需要更多的情感訴求,因為我們並不缺「感動」,但我們缺「行動」。

換言之,我們實在不必在「美麗與哀愁」這樣唯美的詞彙中打轉,我們需要更直接、更明確的執行力。如果社會只會集體浪漫,那就是放任有權力的政治人物繼續擺爛,也可能是阻礙了有能力的人發揮實際作為,因為台灣已不能僅僅滿足於找到情感上的出口,對真正想解決問題的人卻總是百般刁難,以致於行動者最後只能偃旗息鼓。難道大家只要在情緒上「相忘江湖」就好,不必實際掄刀弄槍、抄傢伙幹活?

若將《看見台灣》看作「921大地震」以來,在氣候變遷與長期過度開發這雙重壓力影響下,台灣歷經土地浩劫、國在山河破種種苦難的一個概括性、總結性的提醒,以其創作的規模與呈現的效果而言,確實可敬。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看見」這個層次,畢竟自文學鄉土運動、政治與文化本土化以來,我們已經花了夠多的時間,在「看」、在「談」自己,書寫台灣、觀照自身已成為一種顯學,成為一種耽溺,成為一種人云亦云。

台灣看自己,已經看得夠久了,就讓我們把眼光移出去吧;從「看見台灣」出發,我們更需要的是「台灣看見-看見改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