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盧貝松還自由清白 北市府被賞一巴掌

自由時報/ 2013.11.02 00:00
記者古明弘/特稿

盧貝松來台拍電影原是好事,中國時報和台北市政府卻不負責任地搞成了「曾參殺人」事件。最後還是由盧貝松導演親自說明才讓無端被抹黑的其他媒體「無罪開釋」。

抹黑記者 貼國家罪人標籤

盧貝松來台拍片,從劇組開鏡第1天媒體獵奇的陣仗,看得出台灣媒體重視的程度,不料部份媒體的焦點突轉成劇組與其他媒體的戰爭,以「據瞭解」的方式,直指負責盡職的記者是「惡意挑釁」,甚至創造出「不爽的盧貝松打算減少新作在台戲份,並且有意停拍提前離台」的不實報導,其他不在現場的媒體跟著加油添醋,儼如正義的化身,給專業報導的媒體,貼上「國家罪人」的標籤。

北市文化局 事發龜縮還邀功

如果台北市文化局一開始就比照前天協調媒體在桃園機場公開拍攝,或是主動出面溝通,而不是一開始都以「保密」的態度,讓劇組直接面對媒體,也不會有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瞎掰「一切失控了」的狀況。文化局事發時躲在幕後,甚至向社會邀功「努力斡旋」盧貝松留在台拍戲。根據盧貝松昨天記者會表示,他打從心裡沒有停拍的念頭,不知這些「消息」從何而來,另根據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徐紀琤的說法「這些消息都來自台北市文化局。」北市府被中國時報和盧貝松各賞一巴掌。

明明不在場 挑撥炒新聞

這些握有「內線消息」、明明不在場卻寫得如臨現場的媒體,以挑撥為新聞賣點,例如有些媒體在車外「拍攝」車內,卻寫成「拍打」車窗,另外在管制區外拍攝也能變成「侵入」、「騷擾」,誤導輿論的功夫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