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24日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Post)專訪時表示,政府一方面與大陸改善關係,同時也改善了國際關係,這兩者過去是衝突的,是惡性循環(vicious cycle)的,但現在已經變成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
華郵問到,與對岸關係強化後,是否會傷害台灣主權?對此,總統說,這是很大的誤會,因為實際的情況剛好相反。
他說,上任前,台灣在國際社會受到相當的限制,走不出去;上任後,推動改善兩岸關係,一個協議接著一個協議簽訂,「我們的國際空間也因此逐漸變大」。
總統舉例,他上任的第2年,台灣可以出席「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舉辦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名稱是「中華台北」,身分是大會的觀察員,「剛去的那一年距我們退出聯合國已經38年,現在台灣已連續參加5年,都沒有受到影響」。
此外,台灣也正式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這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下的協定,馬總統說,「讓我們有機會參加41個會員國政府的採購,這也是過去做不到的」。
他說,今年9月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是離開這個組織42年之後第1次參加,這與兩岸關係的改善也有相當關連。
總統並表示,兩岸在2010年6月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同年8月份新加坡就表示願意討論簽訂經濟協議,「現在這個協議已接近完成的階段」。
他說,由此可見,兩岸改善關係,不但沒有限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反而擴大,「所以你剛剛提及有些人認為我們與中國大陸關係改善後,會限制我們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