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統一發票 棒球 寒流

藍白拖:旅行是養分 生活才是精華

蕃騰人物/林郁倫 專訪 2013.10.24 16:01

初次見面,瘦瘦高高又略顯粗曠男人味的藍白拖,侃侃而談他「鋼鐵草莓」的人生歷練,在對談中,他只少說了上千上萬次「我…」,現在的感覺跟背包客的瀟灑不羈差很多!深刻感受,眼前的這位七年級生花了很多時間在跟自己相處,從讀者的問題中,剖析自己、深入社會,也如同他的稱號般自然舒適不做作的台客精神,嶄露無遺。

「我寫我現在面對的、我看到的。過去的旅行是養分、但是最精華的是現在的生活。

咦?!藍白拖不是背包客?怎麼一年出兩本書,當起專職作家?投身文字工作,兩年以前花費全部家當出國勇闖天涯的藍白拖(劉哲瑜),這兩年來一直持續跟讀者通話,,讀者們寄信給藍白拖,問旅行的勇氣、解愛情的困惑、甚至是台灣的就業環境,蟄伏了兩年,他成立粉絲頁、辦了前所未有的背包展、學習面對群眾,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對於文字創作,劉哲瑜很少會用工作形容「其實這些文字都是寫給我自己的,現在只要寫完一篇文章,我總是滿懷期待。因為文字創作是我自己喜歡做的事,那種工作前後的期待感令人非常雀躍的,即使有時候寫不出來,我也會很期待到底會多久寫不出來。」

大學畢業後,劉哲瑜也曾經想要投入電影創作,後來卻不了了之,當他上完製片課程、也去跟拍,了解完畢之後,才意識到這項工作在經濟上以及時間上有一定的風險性,認識也接觸完之後,他跟自己說了一句「我不適合、就只是喜歡。」

打破寫文字就會餓死的模式

這個感覺在藍白拖當寫了第一本書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不是喜歡電影產業,電影對他來說是文化藝術,是創作的一種型態,並不代表投入電影才能有創作,才喜歡藝術,這不是等號,文字也是一種創作、一種藝術,「我喜歡創作的過程、天馬行空、不受拘束,因為我覺得我在創作的時候才是做自己,有時候都覺得我自己是比較幸運一點,風險頂多就是不被買單、市場不接受,這也是在網路上我會做一些網路行銷,可是我不會太強烈、旨在加深別人對我的認識。」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市場不會像以前的金庸、侯文詠那樣,一直寫一直寫就會紅了,畢竟會去書店的人都在25歲以上,那些25歲以上的人多半都會去買已經成名的,一個菜鳥作家、老人不認識他,就會產生一個斷層,「這也是我去觀察,現在的華文作家,基本上沒有七年級生,六年級代表就是九把刀、朱學恆,七年級生很現實的是當他們想要投入的時候就會發現是沒有辦法養活自己的,所以這也是我的一個挑戰,如果可以這樣找出一個可以養活自己的方式,打破寫文字就會餓死的模式,這樣的框架還尚未被打破。」

 

新聞圖片

 

※「背包台客勇闖天涯:30萬1年玩遍13國」、「給未來的旅行者:55個你最想知道關於旅行的事」作者劉哲瑜2011、2013年之作,新書「鋼鐵草莓:七年級的70 個關鍵字」正式以"藍白拖"之名上架。圖/林郁倫整理

「我就當作寫日記,大家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底該不該回這些信,只是一個問題本身就是這樣,我會去討論的比較細,跟提出問題的人比較有關連,讓他們明白怎麼去做一個答案的評估和取決,當然最著要的是"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劉哲瑜說,他透過這樣的階段來剖析自己、也有助於增加文字的敏銳,因為對方是陌生人,在這麼短的文字裡面、文字背後很多問題癥兆,與其是說幫助還不如講是交朋友,讓自己也有機會也在學習、不斷成長。不把旅行當作一個加分,重點在在旅行後你怎麼看待自己

「以前我自以為好,像我雖然被稱為是背包客,我剛回來的時候會覺得,拉著旅行箱的觀光客就是死觀光客」,劉哲瑜後來意識到,這個只是一種比較,當背包客,然後呢?等於說你在旅行上有比較厲害嗎?意識這個的時候再回來看台灣社會,你看那些很多背包客,他們好像就會覺得那些拖著行裡然後拿著背包,不當背包客就好像不是在旅行,在劉哲瑜看來,某種程度也好像是在追求欲望、背包也是一種欲望、就好像妳今天追求錢是一樣的。

劉哲瑜進一步指出,旅行,它比較好的是因為這個社會是認同旅行本身這一件事,比如說叫你去旅行、或去賺錢,這個社會是賦予它一個認同的,那如果換成是「追夢」,那這個社會就不一定了……這就是社會價值觀。

他舉例,國立大學畢業生當澳洲屠夫事件,這也就是我們還沒釐清一個壯遊青年的狀態之前,就要下一個定論,高材生去異國當屠夫,當然這也有一些新聞上標題的聳動,一年2萬人去打工度假,現在其實他們很多回來後其實很焦慮,他在台灣不知道幹嘛,反正去旅行就是去追求世界,等到追求完後發現,追求不到、沒有東西可以再填滿他,這時候其實他的問題只是被延後、他的人生還是會陷入一個膠著。

「其實我不把旅行當作一個加分,只是在旅行後你怎麼看待自己。」劉哲瑜強調有些人會過於把旅行當成一個加分,當大眾大肆宣揚"旅行很棒啊!會有視野啊!"更甚。「我覺得台灣近幾年就是因為商周那篇"壯遊"的專欄,就大家都覺得要去旅行、要有志、要有格局態度,但是對我來講,你去的國家、跟你人生的視野是不成正比」藍白拖想表達的是,去了50個國家並不代表你比較有視野,如果你今天是抱著比較的心態去的話,這50個國家只是另外50種用來比較的事物。

 

新聞圖片

 

※【一直背下去】十六號包進攻歐洲丹麥。這位旅人是一位表演藝術者,為了認識世界,因此休學出走台灣,尋找靈感與創意,接下來還要去印度三個月。我相信印度一定會帶給他許多瘋狂想像!(圖文/取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粉絲專頁)

拿「志工旅行」來說,好像出國幫助別人會比較厲害就比較有愛心?!劉哲瑜不以為然的解釋說,如果有一些人因為踏上志工旅行的旅程覺得自己被覆與一種使命,也很好!重點是旅行結束後,有沒有延續那一份幫助人的心,如果沒有,那只是追求「去過了」,停止在那時候的意義。這樣的精神沒有持續地感染,那這樣的舉動就不是在幫助你的人生,反而造成負擔。

劉哲瑜反思自己旅行回來後,即使出了書、有人被幫助了,然後呢?思維上的改變,沒有幫助到任何東西,就好像現在普羅大眾的口號「愛台灣」,然後呢?所以,藍白拖(劉哲瑜)今年四月辦了一個「一直背下去」的活動,從那時開始才是真正的跟旅行上有那麼一點推力的連結,而部是出書、一直叫別人買你單。進而在10月底辦了《框》展覽“The Space Between”現在正在台北市貝殼窩青年旅舍熱展中!有超過18個包包無償獻給那些也想去旅行的人這時候,劉哲瑜說,「我才知道,原來我有再延續幫助人、對於旅行有關心。」「我想做全世界第一個樂高背包、我要募100個背包做裝置藝術、對我來講包包就是一個媒介,是讓大眾認識背包其實可以無限的想像跟發展。」從背包開始認識藍白拖(劉哲瑜),讓他決定也從背包開始極大化,背包不只是可以背在身上、包括書包…等都可以變成裝置藝術。

藍白拖(劉哲瑜)鼓勵年輕人抱怨,但是抱怨之後,更有義務去改變!無論是導演魏德聖、國際知名編舞家林懷民,他們都會抱怨,只是抱怨的好與壞,抱怨完之後他們都會做得比抱怨的還多,這才是劉哲瑜關心的。他說,台灣人感覺沒有承接到五六年的東西,「那沒關係,我七年級生開始做!」

對於七年級生的三十歲大關,劉哲瑜談成功,那成功之前,到底甚麼才算是成功?「有時候我會開玩笑講說,你覺得每天早上五點在路邊掃地的清潔工,他算是成功嗎?我們怎麼來判斷,如果你今天是用薪水來看、或一般社會大眾的階層來看可能算是失敗,可是如果他今天樂於他的工作,他覺得他是在幫助這個城市,他是快樂的,所以他是成功的!」他指出,台灣就是過於成功者導向,這個差異就在於不是問題本身,還是回歸到「我們」,把問題拉回給自己,很多回給讀者的話中,劉哲瑜都會問,為什麼你會擔心、害怕這個問題?這就是根源。

增產報國 30而立「沒再怕」

三十而立,始是立錐之地。
從三十歲開始輻射出去。
每一場旅行都是壯遊,從目光如豆到目光如炬。
每一次去愛都要寫詩,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每一個冒險就是機會,不會不甘心的以後。

寫給三十 _的我們。不可以被自己小看的我們。(藍白拖《鋼鐵草莓》)

 

新聞圖片

 

 

圖/取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粉絲專頁「線上旅行攝影展」

 

30歲也被視為是人生的一個轉捩點,正是因為大家都很重視,所以也是一個門檻,那本來是好意的,但是跨不出「三十而立」這一群人中大概有95%其實很焦慮,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我關心的是這一群人,加上我又是七年級生,所以《鋼鐵草莓》就是這樣來的。」

談話尾聲,藍白拖(劉哲瑜)突然爆料,「我今年結婚又有小孩了!小孩即將在11月誕生!是奉子成婚…」還沒來得及應答就被藍白拖的「名嘴」持續拖入他的思考出走中…「面臨到成家有小孩,很多時候很怕,我比較正面,我知道自己要幹嘛、設定好目標,不會害怕!」他指出,現在晚婚的風潮,很多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要幹嘛,所以相對的當面臨到如此大責任的時候,沒有保障,他更會焦慮。

「就算收入不會好,至少,我現在可以把一件喜歡的事情做好,而會不會成功成名都先等把這件事情做好了之後再說,對劉哲瑜來講,根本不會擔心生小孩怎麼樣, 他還開玩笑地說,也許之後小孩也會變成他的寫作題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