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重返亞洲 美日韓結盟矛盾難除

中央社/ 2013.10.12 00:00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本週出訪東亞的計畫取消,使稍早國防部長黑格訪問南韓和日本的結果更形重要。但美、韓間的歧見使雙方「量身制定的嚇阻戰略」受阻,同時韓、日相互猜忌依舊。

黑格(Chuck Hagel)9月29日至10月4日先後訪問韓、日,其中有4天逗留在南韓以出席雙方的安全協商會議(Security Consultative Meeting),並就因應北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提出了新的「量身制定的嚇阻戰略」(Tailored Deterrence Strategy)。

在訪問東京期間,黑格與國務節凱瑞(John Kerry)出席了美、日「二加二會談」,商定在日本境內部署新的預警雷達與無人飛機。美、韓、日繼而自10月10日開始,舉行3邊海軍聯合演習。

為此,北韓軍隊進入全面警戒狀態,同時為因應上述嚇阻新戰略,而重新啟動了寧邊的核子反應爐。

在美國希望加強與南韓結盟關係的此時,雙方一些懸而未決的爭議已更加棘手,首先是戰時指揮權(wartime OpCon)移轉問題。韓方在1950年韓戰時期將此一指揮權移交美方,原本美方同意在2012年4月歸還指揮權,但因2010年發生天安艦事件,經韓方要求,歸還日期延後到2015年12月。

但南韓外長金寬鎮10月8日在國會重申,這個日期並不妥當,其中涉及一些複雜問題。目前美方處理此一分歧的方向在於,視情況與南韓軍力而定,然而這個問題再三無法解決以及北韓對此如何解讀捉摸不定,仍使有關各方感到不安。

至於雙方如何分攤駐韓美軍在2014─2018年的支出,也存有爭議,經5輪談判仍未達成協議。美方希望韓方每年分攤1兆韓元(9億3400萬美元),較目前增加2000億韓元,占總支出50%。

許多南韓媒體宣稱,美國同意延後歸還戰時指揮權的條件,是要南韓加入區域飛彈防禦系統。南韓已公布自製成功的「玄武3」型巡弋飛彈,因此寧可自稱是獨力建構飛彈防禦系統,以展現自己的科技實力,並避免觸怒中共。

不過美國1年前同意南韓將彈道飛彈的射程增加近2倍以達到800公里,足可將北韓涵蓋在內,即顯示雙方合作實際上已十分密切,具有作業互通性,這是作戰的1大關鍵。

目前美、韓將量身制定的嚇阻戰略詳細內容保密,但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宣稱,在此戰略下,一旦北韓核子攻擊迫在眉睫,美國與南韓可對北韓發動先制攻擊。

相較下,黑格與凱瑞的東京之行獲得了比較實質的成果,比如沖繩美國陸戰隊移防關島與北馬里亞納群島(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的86億美元預估經費中,日方將分攤1/3以上。

同時美、日將彼此安保關係更新,為16年來首次。雙方商定1年內在日境設置第二座預警雷達。此外在明年春季之前,美軍長程監視無人機可自日本起飛。

雖然雷達與無人機主要是為對付北韓,但這些無人機也可監視釣魚台列嶼海域,因此必將觸怒中共。

美國更擔心的是,南韓與中共立場一致,對現任日本政府抱持敵意。南韓媒體基於歷史原因而不斷抨擊,日本重新武裝帶有侵略意圖。至於日相安倍晉三修訂和平憲法的主張,也引起中共和南韓深刻猜忌。

美、日二加二會談使得此一問題加劇,南韓方面批評,美國對日本奪取爭議性領土的態度是支持而非加以約束。至於有關中共對區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說法,鮮少獲得南韓方面迴響。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