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兩岸政治對話新局的新挑戰

美麗島電子報/陳淞山 2013.10.08 00:00
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馬習會」,隨著今年APEC「蕭習會」、「王張會」的順利鋪墊,可能性逐步增加,蕭萬長與習近平以「先生」互稱的模式可能成為未來「馬習會」相互稱謂問題的解套作法,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互稱官銜」達成「互訪共識」的治權互不否認官方正常化往來互動機制,也將為未來兩岸的政治對話與協商奠定基礎。看起來,只要兩岸兩會服務貿易協議與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問題能夠順利完成立法院的審查,則明年「馬習會」的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機會必然大增,而解決兩岸政治分歧並共商「一中框架」新內涵的問題也勢必搬上檯面。

從「九二共識」擱置一中政治爭議,到「一中框架」界定兩岸政治關係,這是大陸當局目前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戰略與佈局。唯有如此,臺灣才不至於因為政黨的輪替或領導人的更迭而全面翻轉兩岸關係的走向,偏離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軌道。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在「蕭習會」中特別提到,「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已經多次表示,願意在一個中國架構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大陸當局是希望能在馬總統任期內談定「一中框架」,不要把兩岸最關鍵的「一個中國」政治分歧問題,留給「下一代」領導人再去做處理,而要促成這個政治目的達成,便是拋出「馬習會」的政治誘因來迫使馬英九就範。

「馬習會」的政治意義與價值,過去雖被外界賦予各種政治解讀,包括完成馬總統的歷史定位、建立習近平對臺政策的領導地位、爭取諾貝爾和平獎…等等,大多以兩岸領導人各別的政治需求要來作推論及分析,雙方並沒有誰求誰的政治高低問題。如今,形勢丕變,馬英九長期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更因「馬王政爭」而跌至9%,後馬英九時期的國民黨內內鬥情形更加嚴重,國民黨政權已朝不保夕、搖搖欲墜,民進黨重返執政機會大增,此時,馬英九亟需透過「外力」或「兩岸關係」的新突破來鞏固政權或避免跛腳。因此,「馬習會」的戰略突破遂逐漸成為馬英九力挽狂瀾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習近平則以逸代勞等待馬英九的低頭求援!

正因為如此,對「馬習會」遊刃有餘、可進可退的習近平,此時更可以站在歷史高度的兩岸大局發展上去衡量「馬習會」的戰略價值以及積極促成民、共進一步交流互動的政治得失,既能「暗助」國民黨鞏固政權繼續執政,以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成果不會遭到破壞,能繼續在「一中框架」的政治軌道上發展,又能在倘若國民黨失掉政權後,與民進黨保持某種程度的政治互信與默契,不至於立即翻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脈動與根基,造成習近平對臺領導策略的重大衝擊。

此從習近平上台後,便積極推動與民進黨個別政治人物與派系的交流互動關係,除大力拉抬謝長廷訪中登陸與進行紅、綠對話論壇的政治價值與效應外,也同時拉攏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天王陳菊、賴清德相繼訪中、訪港,並在上海所舉行的兩岸和平論壇中邀請深綠政治領袖、新臺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與外交部前政次高英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與會並擔任小組會議主持人,更可以得知,大陸當局目前對臺靈活且務實的策略,不僅側重在對民進黨的政治工作上,而且也已深入到民進黨內各大派系與政治菁英身上,除了「拉民逼國」外,也藉機促成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可能務實轉型!

上海兩岸和平論壇聚焦「兩岸政治關係」、「兩岸涉外事務」、「兩岸安全互信」、「兩岸和平架構」四大重要的政治議題,研討內容涉及兩岸政治定位與一中架構、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兩岸參與亞太經濟整合、兩岸非政府組織在涉外活動中的互動規則、兩岸海事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合作、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臺海和平之建構以及兩岸和平協定之內涵與落實之路徑等主題,可以說幾乎把未來兩岸可能進行的政治協商與談判議題完全涵蓋其中,等於是將兩岸民間學術研討會當作「兩岸政治對話」的預備會議。

顯然,大陸當局已經著手開始鋪陳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的政治佈局,從「蕭習會」、「王張會」及「兩岸和平論壇」的推動,到明年「馬習會」的可能安排,以及一連串對民進黨個別執政人物與派系的友善互動相關舉措,我們更可以得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已從經貿交流與合作的事務性關係準備進展到政治對話與協商的政治性關係。臺灣的執政當局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面對大陸當局逐步進逼的開啟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壓力,國、民兩黨又該如何因應?尤其是,臺灣民眾又將如何看待兩岸情勢變化的政治談判新局呢?臺灣究竟該何去何從?臺灣究竟有何政治籌碼迎戰兩岸變動的政治新局?大家都在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