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際環境評論:再生能源的隱形政治聯盟

立報/本報訊 2013.09.30 00:00
■倪世傑

國際環境評論:再生能源的隱形政治聯盟──2013年德國國會大選觀察

德國於9月22日進行第18屆聯邦議會選舉,由於德國各民調機構素以準確著稱,所以民眾對各黨大致的選票分布心中早已有了底,這一次大選,配合德式聯立制的選舉制度,結果堪稱既在意料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

在意料之中的是,由現任首相梅克爾領導的執政的基民—基社聯盟黨仍居下議院第一大黨,但出乎意料的是,該黨議席僅差兩席才到達50%絕對多數的門檻,因而未能取得單獨執政的地位。在2009到2013年間與聯盟黨聯合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在民調上一直在5%上下徘徊,選舉結果以4.8%的得票率作收,自二戰後第一次阻絕在下議院的大門口;異軍突起的是於今年2月成立的疑歐派「另類德國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在選前10日的民調仍在3%上下盤旋,但一週內情況丕變,最後得票率高達4.7%,雖未能進入國會,但在德國朝野一片歐統派的政治光譜下,已讓人驚訝不已。此外,這一次大選中創下紀錄的不只是自民黨的重挫,社民黨籍的迪阿比(Karamba Diaby)與基民黨籍的胡柏(Charles Huber)紛紛以塞內加爾裔當選,成為德國憲政史上首兩位黑人國會議員。

德國綠黨—90聯盟(以下簡稱綠黨)的得票率僅8.4%,較4年前的10.7%還少了2.3%。綠黨的聲勢在2011年3月福島核災之後順勢大幅上揚,當年4月份各家民調反映的支持度都在20%以上,甚至還達到28%。福島核災使一向主張廢核的綠黨在2011年德國邦層級選舉中開出亮麗的成果,但也因為梅克爾在德國強大反核民意的壓力下,一改她在2010年表現擁核的立場,在2011年關閉了德境內8座核電廠,並將於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廠,能源政策轉向強化再生能源發展,降低對核能與化石能源的依賴。直到大選前,德國工業界與全球化石能源界都仍呼籲梅克爾考慮開放德國境內頁岩氣的挖掘作業,但始終未獲得正面回應。

▲有望與聯盟黨聯合執政的兩黨,其能源政策方向大致與基民黨相同,德國在再生能源產業上只有一路前進,沒有走回頭路的空間。圖為德國火車行駛過梅爾基施林登風力發電廠,攝於2011年4月。(圖/路透)

除自民黨外,有望與聯盟黨聯合執政的其他兩黨其能源政策大致方向相同。在2009到2013年聯合執政時期,自民黨對梅克爾的核廢政策沒有給予太多的支持,主張取消再生能源的補助;同時,也對梅克爾未將經濟進一步自由化以及不減稅的政策表示不滿。現在,梅克爾可以名正言順地踢開自民黨。梅克爾主張必須調整再生能源的固定價格補助,但又要確保私部門對再生能源的投資不中斷、不減少;社民黨則是在2002年與綠黨聯合執政期間就通過了《核廢法》,但因為選民結構的緣故,社民黨與煤礦業的利益相當緊密也是不爭的事實。

社民黨同樣也有自己的再生能源政策。相較於聯盟黨—自民黨聯合執政的2012年所提出的2020年再生能源佔能源供應比例35%的目標,社民黨提出的目標為40%到45%。綠黨的政策是反對梅克爾降低固定價格的比例,支持再生能源100%的固定價格,排除市場力量的介入。顯然,在需要多數執政的情況下,社民黨在能源政策的立場與梅克爾較為接近:改革固定價格,而綠黨的立場則與梅克爾的立場稍遠。梅克爾在27日也表示,她已鬆動富人稅賦不調漲的競選承諾,以爭取主張富人加稅的綠黨與社民黨加入聯合內閣的誘因。

當然,在這一場選舉後仍舊出現些許反省的聲浪,包括呼籲降低席次門檻,因為這一次大選中有16%、相當於700多萬的民意沒有在國會中擁有代表。但若從大方向看,無論梅克爾最後是選擇社民黨還是綠黨聯合執政,都仍具備德國共識政治的精神。這不僅表現在《基本法》刻意製造聯合執政的選制設計,不使聯邦行政權由某一黨獨攬,同時,現實政治中,攤開梅克爾所主張的歐債危機政策與再生能源政策這兩項在第三總理任期中的首要政策立場與方向上,社民黨與綠黨皆與其相似。而梅克爾未來4年在再生能源電網的升級的龐大預算問題上仍需要主要政黨的支持,一個由聯盟黨—社民黨—綠黨的穩定再生能源聯盟已經確定成型,德國在再生能源產業上只能一路前進,沒有走回頭路的空間。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