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最大反對黨的民進黨,黨中央握有廉政會和中評會。大黨鞭柯建銘涉及透過國會議長為其關說案,主席蘇貞昌置若罔聞,作為機制的廉政會、中評會成了擺設。民進黨迎回阿扁之後,關說成了蘇貞昌可以接受的普世價值?廉政會只抓貪腐,對於和貪腐相生相依的司法關說,可以視而不見?
以「撥亂反正」自居的民進黨,可別忘了關說案的源頭,不是國民黨的王金平,而是自己黨裡的柯建銘。面對外界質疑,蘇貞昌既不「自清」,也不「清黨」,一手以政治對抗作手段,轉移關說焦點,另一手又以非法監聽為由,為柯建銘卸責。蘇貞昌如此作為,正是以亂為正、以假亂真,何來撥亂反正之有?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必須用更高的標準自我檢驗,因為「先正己而後正人」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但蘇主席在處理柯案的態度上,給外界看到他「嚴苛律人、寬縱待己」的一面。
對於柯建銘所涉及的背信案,以及背信案不起訴後的關說疑雲,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不應再有模糊空間,應清楚表態到底柯案算不算關說?若是關說,民進黨應如何處理柯?若非涉關說,蘇主席所謂的「關說」,標準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