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愛的馬賽克葉蕾蕾拼貼希望

中時電子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09.04 00:00
美籍華裔藝術家葉蕾蕾,近日應邀回台,參與在台北木柵安康社區、台東成功鎮重安村進行的社區公共藝術計畫。葉蕾蕾曾耗時18年將美國北費城黑人社區改造成「怡樂村」,並協助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倖存村落的重建工程,曾獲美國福特基金會頒發「改變世界的領袖獎」,被視為藝術改造社區代表人物。 赴美走上社造之路 葉蕾蕾喜歡透過馬賽克繁瑣的創作過程,凝聚共識、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歧異,27年來,她在高犯罪率、貧窮、戰亂地區執行公共藝術計畫,看盡生命的黑暗,但仍期待美能將人們帶回作為人的尊嚴和對未來的希望。葉蕾蕾說:「我們沒有多大才能,只有用愛做小事,才能創造感動。」 葉蕾蕾1941年生於中國,父親葉佩高是抗日名將,1949年隨家人遷台,台大外文系畢業後赴美攻讀藝術,取得碩士學位,先後任教於西切斯特(West Chester)大學和費城的藝術大學。1986年的「怡樂村」計畫扭轉她的創作路徑,讓她從水墨畫家變成社會運動執行者。 打造黑人「怡樂村」 當時她受邀為這個位在北費城的黑人社區進行改造,這裡的環境惡劣,充斥毒品與暴力犯罪,葉蕾蕾排除萬難,前3年只有帶領3歲半到13歲的娃娃兵團幫忙整理環境,直到第4年才有成人加入。葉蕾蕾教導居民彩繪、馬賽克鑲嵌壁畫,創造出「天使巷」、「生命樹」等公共藝術,讓荒地變花園、閒置空間變教室,「怡樂村」逐漸成為藝術轉換社區的模範。 200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頒發「改變世界的領袖獎」,從1300人選出17位,葉蕾蕾是唯一獲獎華人,美國公共電視台也將她的事蹟拍成影片《村子裡的天使》。 協助盧安達心靈重建 有了「怡樂村」經驗,2004年葉蕾蕾成立非營利組織「赤足藝人」,足跡遍及非洲肯亞、象牙海岸,南美厄瓜多、喬治亞共和國和中東敘利亞等國家,她在盧安達與種族大屠殺倖存者合作,將「簡陋如牛棚」的千人塚改造成肅穆的墓園,也安撫倖存者內心沉痛的創傷,過程令人動容。 葉蕾蕾執行的公共藝術計畫,不是帶民眾塗鴉、美化環境而已,更重要的是引領民眾深入思考生活和對未來的期待,「了解社區的需求、知道對未來的嚮往,評估現實的可行性,居民參與是絕對必要的,只有居民參與,計畫才會被滋養並且持續下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