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Wired》專訪:「馬克小子」號召Internet.org聯盟,共築全人類聯網大夢!

WIRED.tw/林 克 2013.08.29 00:00

Photo:Andrew Feinberg/flcikr

上週臉書執行長祖克伯宣佈Internet.org聯盟的創立。該組織的創始會員除了Facebook外,還有Samsung、Nokia、Ericsson、高通、聯發科與Opera,涵括了通訊產業的上下游與瀏覽器開發商。

該組織旨在消弭因各國經濟發展不均造成的數位差距,讓窮人也能經由低廉的窄頻聯網使用基礎網路服務,最終讓地球上的其餘46億無法使用網路的人口與世界串連在一起。

日前《Wired》在臉書加州Menlo Park園區就這個宏偉的計劃訪問了祖克伯,以下是訪問摘要:

《Wired》問(以下簡稱「問」):請問Internet.org聯盟的發端是?

祖克伯回答(以下簡稱「答」):為了讓開發中的民眾也能經用傳統手機使用臉書,我們已投注了數十億美元。目前已有近1億用戶的「Facebook for Every Phone」就應此打造的產品。放眼其它角落,世界上仍有2/3的人口無法聯網,這讓我們體認到,要達成人人都能上網的目標,並不是一家公司或政府能單獨完成的。

問:請進一步解釋您提到「通訊是天賦人權」的意義。

答:20到21世紀是一個由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經濟轉變為知識經濟的進程。工業的特性是「零和競爭」,當某處資源被佔有,意謂其他人就失去了使用它的機會;但「知識經濟」卻能經由分享,產出更多的價值。我們的願景是以全球聯網解決資訊的不對等,破除典型的金字塔型財富分配,在全球性的知識經濟體系內讓每個人更加富有。

問:但即使沒有聯盟促進,現在上網手機也更普及了不是嗎?

答:手機售價只佔了持有成本的一小部份。以iPhone為例,使用兩年的電信費用是1,500美元,高達售價的三倍。廉價手機並不代表人們也付擔得起通信費用。

為降低聯網費用,還須縮減流量。現在每人每天使用臉書App的流量約12MB,我們的目標是將它縮減為1MB,因應開發中國家的網路環境,或許還得縮減到更小。

在全球聯網的願景下,我們希望能夠走現有的GSM行動電話「緊急電話服務」的模式,以文字介面免費提供簡訊、搜索引擎、維基百科、社群媒體,天氣與商品價格的查詢;任何人只要有手機都能自由查詢使用這些資訊,以此為基礎,在上面建立一套新的商業模式。

問:這些流量產生的成本由誰買單?臉書將會為這些新的網路公民提供身份嗎?

答:電信商,表面上雖然用戶使用服務的成本為零,但是卻能創造出更大的資訊流量需求,一旦數量龐大的用戶納入數據服務中,產生的收益將會遠遠高過提供免費服務的成本。

在開發中國家,門號費用大多以預付卡的方式支付。讓網路服務與通路商很難與消費者建立起長期的聯繫,解決這個問題能夠產生龐大的商機;以此為誘因,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營運商或是網路公司加入我們的行列。

問:有些批評說這個聯盟只是為臉書增加用戶基礎。

答:這論點純屬空穴來風。臉書目前已有10億用戶,他們擁有的財富遠超過其餘60億人口的總和。如果我們以營利為考量,發展策略應該更著眼在現有的用戶身上。在很多開發中國家的臉書,甚至連廣告都沒有,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我們願意投資,只因為希望讓世界變得更好。

問:是什麼促使您個人願意獻身該項志業呢?

答:人們總是提到社群媒體如何改變了美國文化。但想像一下當開發中國家的人民首次接觸到網路上的這些服務將會引起多大的劇變:他們或許將藉此決定自己的政府,查詢到健康醫療資訊,與數百公里以外多年不見的親友聯繫…。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能目睹許多人與我們一同工作實現這麼夢想,是一件美好的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