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老人健康隱憂!小心糖尿病神經病變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08.14 00:00

老人照護門診中,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性病變是常見病灶。1名居住台南的70歲洗腎男性,因患有糖尿病,四肢末端輕微麻木已經有多年,詎料,近日下肢腫脹無力,卻無法站立,甚至晚上常痛到無法入眠,後送醫經診斷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雖然無法根治,但是藉由血糖藥物控制,症狀始獲得改善。

糖尿病是年長者健康隱形殺手,血糖控制不好,容易造成雙足神經病變。

成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林宙晴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概略推估,患者已逾140萬人,不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4位,同時更是銀髮族健康的隱形殺手,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平均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成為神經病變高危險群。

神經病變 初期無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糖尿病患的發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驗血糖,否則不容易發現,但糖尿病發病10年後,就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洗腎、截肢等不可恢復的併發症。

臨床上,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非常多樣,會影響肢體的感覺及運動功能,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其盛行率與罹患糖尿病之時間長短和血糖控制良窳有關,罹患糖尿病10年後其盛行率大約為50%,也就是每2個糖尿病患中,若血糖控制不好,10年內就有1人,長期會受周邊神經病變所苦。

早期篩檢 治療新選擇

早期診斷對於神經系統本身相當重要,同時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警訊,提醒病患要一起檢查腎臟和視網膜。目前成大醫院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檢,採用「定量感覺測量系統」來增加診斷率,並且利用「傾斜床檢查」和「局部皮膚血流量檢查」,來診斷自律神經病變所造成之心血管功能異常,對患者早期神經性病變篩檢提供治療新選擇。

在治療方面,目前尚無治療方式可以治癒糖尿病神經病變,僅能停止其繼續惡化和減緩症狀。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要盡量保持飯前血糖值控制在80至:120mg/dl以內、飯後血糖值控制在140mg/dl以內、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血壓收縮、舒張壓不超過130/80mmHg,減少病情惡化的機會。

控制血糖 緩症狀惡化

在症狀緩解方面,目前有較多藥物可以選擇,可以減輕病患之痛楚,或是多吃些維他命B12,以及抗氧化劑如硫辛酸等來延緩症狀。另病患自我照護方面也很重要,諸如足部照護。同時預防勝於治療,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營造動態生活、養成運動習慣、限制菸酒、保持正常體重,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1504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