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微利時代配息產品當道 逾4成投資人配息後再投資

NOWnews/ 2013.08.14 00:00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近年來配息產品大行其道,尤以月配息基金每月現金入袋的「有感收益」,最受到投資人歡迎,摩根資產管理近期針對旗下網路交易客戶進行調查顯示,高達56%投資人目前有投資配息基金,顯示近年在利率水準偏低的情況下,民眾追求收益的興趣相當濃厚,值得留意的是,小額投資已成趨勢,投資人領到配息後拿來再投資的比例高達41%,「領息再投資」已成為活化資產、追求收益極大化的最新投資術。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邱亮士表示,摩根資產管理近期首度調查投資人對配息產品的投資意向,發現投資配息基金投資人比例竟然過半,高達56%,顯示投資人不但對配息產品興趣相當高,同時也進場申購配息基金。

進一步詢問投資人投資配息基金的最大理由,近3成(28%)表示希望能有現金入袋,另亦有近3成(28%)表示不希望將錢放在低利率管道中受到通膨侵蝕。此外,2成投資人(19%)是受配息率吸引進而申購配息基金。

至於投資人如何運用每次所獲得的現金配息?調查可發現有高達41%投資人選擇拿來再投資。邱亮士認為,金融海嘯後,全球央行一致性的低利政策,讓投資人對資產遭通膨侵蝕的擔憂大幅升高,因此連配息基金投資人拿到配息後,仍會「再投資」,說明追求收益成為全民理財目標。

摩根資產管理針對現金配息的處理方式進行調查,發現有41%投資人是拿來再投資(基金、股票),放在帳戶中並未動用的有23%,做為日常開銷的有15%,儲存退休金、小孩教育金、旅遊基金等專戶有8%,繳交(房貸、稅金、保險)等支出占4%。(調查母體為摩根資產管理網路全體交易戶,有效樣本數4816)。

約兩成投資人選擇將配息用來支應各類開銷(含日常開銷、繳納貸款等),還有23%投資人是把配息放在帳戶中未動用。邱亮士強調,以投資心理學來說,「現金配息」很容易讓投資人認為這是多賺的投資報酬,與工作所得的「血汗錢、辛苦錢」相較,大家很容易選擇輕易花掉來犒賞自己,但站在投資的立場上,這是相當可惜的事。

對未申購配息基金的投資人來說,每月可以領回的配息金額太少是最大原因。從本次調查結果也可發現,78%投資人每月能領到的配息金額其實不到5000元,若以年化配息率5%計算,其投資本金至少要100萬元。

邱亮士指出,配息基金投資門檻較高,要能每月領息超過1萬元者,僅佔少數(8%)。從本次調查可以看出,雖然接近8成的投資人領到的配息金額是不到5000元的,但仍不斷找尋「再投資」的機會,就是希望讓錢賺錢。

邱亮士說,摩根首創的「息積金」投資平台,投資門檻僅50萬元,透過配息基金+定期小額的投資,讓投資人將大部位的資產放在波動度較低的月配息債券基金上,且透過將配息金額自動每月投資至股票基金的方式,進一步活化資產,利用配息再投資的機制,每月多養1檔基金,追求更高的資金效率,且達成資產配置的目標,和提高收益的機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