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世代產業行銷 中國好聲音夯

中央社/ 2013.07.28 00:00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8日電)大陸「中國好聲音」節目爆紅,不只成功販賣聲音、故事、話題、人氣和廣告,而且這種針對年輕世代的音樂產業「一條龍」新行銷方式,讓製作公司荷包滿滿,更捧紅人氣學員。

中國大陸浙江衛視的歌唱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是引進荷蘭的「荷蘭之聲」(The Voice of Holland)版權。這個節目去年播出第1季後,紅遍大街小巷。今年播出第2季收視依舊長紅,導師互搶學員,話題不斷。

「中國好聲音」讓大陸歌唱選秀節目收視率起死回生,大陸各衛視紛紛跟進,推出不同型態的選秀節目。

這使得大陸國家廣播電視電影總局不得不祭出「限歌令」,強調要嚴控引進境外節目模式,還要求評審或導師「不得為博眼球煽情作秀、誇張搞怪或渲染悲切情緒」。

「中國好聲音」為什麼可以風靡全大陸?這持續引發陸媒及學者探討。

這個節目標榜「只聽聲音」,不只參賽的學員以聲音取勝,讓導師「盲選」,就連現場舞台設備也標榜比演唱會等級更好,同時還請來一支專給一線明星伴奏的樂隊,會針對每位學員特點,對每首歌重新編曲。

節目宣傳總監陸偉則對陸媒說:「音樂的受眾群是最廣泛的,這種平民式的選拔更能貼近大眾生活,而草根明星的成功更能激起普通群眾想要成功的共鳴感。」

學員本身的故事、導師與導師的互動、導師與學員的互動也是節目的賣點之一。第1季導師請來劉歡、楊坤、那英和庾澄慶,第2季導師由那英、庾澄慶、張惠妹和汪峰擔綱,都在搶人才、育後進的劇本安排中,透過師生互動和力爭上游等情感大戲抓住觀眾的心。

北京尼爾森網聯媒介數據服務公司曾撰文分析說,此節目是一家售賣聲音、故事、話題、人氣、廣告、彩鈴(來電答鈴)的超市(Super Market),是製播分離後產銷的完美演繹,對大陸電視廣告市場發展來說可謂意義深遠。

陸媒更深入剖析,「中國好聲音」可說是「音樂選秀2.0」,終極目的還是打造出新一代的音樂明星,藉此獲利。他們的升級換代,全因「音樂選秀1.0」窮途末路。

因為製作團隊並沒有把「中國好聲音」僅當成節目來營運,而是音樂產業中的一環。製作公司燦星公司已成立音樂公司,為學員打造全球巡迴演唱會、音樂劇、音樂電視劇、音樂電影、巡迴音樂酒吧等的多項演藝活動。

陸媒曾引述燦星的藝人總監葛亮談話說,大陸巡演主要靠門票及廣告贊助,國外則依靠廣告贊助。報導引述業界人士估算,僅演唱會一個項目就會為「中國好聲音」帶來人民幣1億元左右的收入。

不只演唱會,製作公司也與大陸電信公司、入口網站達成多元多面向的合作案,例如節目學員歌聲的彩鈴(來電答鈴)的下載,市場規模可能高達數億元。

本來打算引進台灣版「好聲音」的台灣製作人李方儒曾分析,「中國好聲音」之所以會爆紅,它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符合市場常潮流、外觀設備和手機內部的軟體最新最炫。

「中國好聲音」不只鎖定年輕世代,選擇全新的行銷方式,更重要的是形塑了全新音樂產業「一條龍」的行銷方式。這種打造全新藝人的產業模式更值得後續觀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