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畜牧業批黑箱作業 犧牲農民

自由時報/ 2013.07.11 00:00
農業衝擊35億 7成是畜牧業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陳彥廷、林詩萍/台北報導〕台紐雙方昨簽署經濟合作協定,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業產業。農委會評估,對台灣的農業衝擊每年達台幣二十五億到三十五億元,其中七成是畜牧業。畜牧業者批評,政府事前沒有與業者溝通,降稅期程、品項都不知道,完全是黑箱作業,根本是犧牲農民、出賣台灣農業。

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洪長進指出,台灣酪農一年生產三十五萬五千噸鮮奶,但一年鮮奶需求為二十八萬噸,另有七萬多噸被相關業者收購做為保久乳或由食品業調配使用。酪農產業堅決反對紐西蘭零關稅的保久乳進口,因為進口價格低廉,恐有不肖業者以保久乳混充鮮奶販售,將重創台灣鮮奶的形象與品質。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鍾國堂批評,政府才開放瘦肉精美牛,現在又要讓紐西蘭牛肉零關稅進口,讓農民心灰意冷。雖然國產牛肉供應量僅占整體消費量的七%,台灣還是不能沒有國產牛肉,養牛戶仍辛苦經營,成本是紐西蘭的一.五倍,應要求這些獲益產業補貼受損的農業。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也痛批協定的簽署過程粗糙,將嚴重衝擊畜牧業,政府預估的三十五億元農損,恐由全台五千六百三十五家養羊、鹿、乳牛等酪農業者承擔。

李桐豪批評,馬政府一路用「不告知、不溝通、不準備、不許討論,沒有輔導措施」的「四不一沒有」方式來簽署兩岸服貿協議與台紐經合協定。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去年台紐農產品貿易逆差六億美元,我自紐西蘭進口約六億零七百一十三萬美元、出口約六百二十九萬美元,以乳品、肉類和水果為最大宗,開放確實對台灣農業有直接衝擊,但受惠雙方農產品強項不同且具互補性,加上鹿茸、液態乳製品列為關稅配額,對國內農產品的衝擊程度可望降低。

胡興華說,協定已排除台灣最重要的農業項目「稻米」,而鹿茸、乳製品等項目將按配額開放,鹿茸第一年可進口一千公斤,每年再加上二五○公斤,在配額內適用零關稅,配額外則調高關稅,乳製品也將用配額方式來調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