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巴西抗爭關鍵:忍無可忍的交通夢魘

中央廣播電台/吳寧康 2013.06.21 00:00
準備在2014年到巴西觀賞世足賽(World Cup)的球迷們,將會看到年久失修的火車、擁擠的公車、以及混亂的交通;不過對巴西人來說,這卻是他們每天要忍受的事,如今他們覺得受夠了。

巴西為世足賽的籌備工作,已因民眾抗議政府調高大眾運輸票價、以及不滿當局浪費公帑舉辦球賽而蒙上陰影。

巴西的火車、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是出名的缺乏效率,但票價卻和許多已開發國家一樣高。因此當聖保羅(Sao Paulo)及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等城市企圖調漲票價時,終於導致民怨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政府已讓步,在19日宣布調降票價,但民眾仍持續上街遊行,並和其他城市聯手抗議。

蓋圖羅瓦格斯基金會(Getulio Vargas Foundation)副主席辛特拉(Marcos Cintra)說,總體而言,巴西的公共運輸缺乏效率,特別是在大城市,因為它無法因應需求。原罪在於鐵道運輸的不足,特別是地下鐵。

對1億9,400萬名巴西人、特別是沒車又住在偏遠區的赤貧者來說,日常通勤是一場惡夢。

即使是里約熱內盧市長派耶斯(Eduardo Paes)本週都坦承,該市的交通運輸系統「品質真的很爛」,已經很多年沒有挹注投資了。

聖保羅市政府19日指出,為了維持巴西幣3元(約1.5美元)的公車票價,未來4年市政府得自掏腰包86億元(約43億美元)補貼價差,犧牲其他範圍的投資。但巴西政府卻大手筆花費150億美元,主辦聯合會盃(Confederations Cup)和世界盃球賽,終於激起民怨助長抗議風潮。

住在里約熱內盧的美國城市規劃專家加菲尼(Chris Gaffney),在針對巴西2014年世足賽及2016年奧運前的發展進行研究後說,關鍵在於能將人們從邊緣帶到城市的公車,但是拙劣的服務品質、高票價、以及和汽車之間的競爭,使得都會的基礎建設瀕臨癱瘓邊緣。

過去10年巴西經濟成長,汽車數量大增,每天有1萬輛新車上路,更導致路況急劇惡化。在擁有2千萬人口的聖保羅,每天塞車的車陣最高達250公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