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高雄區農改場推節能環保的水稻栽培~深層施肥

大成報/吳富正 2013.05.31 00:00

【大成報記者吳富正/屏東報導】

 行政院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鑑於近年肥料價格飆漲,為兼顧產量、農民收益及農地永續利用,輔導農友合理化施肥,成為臺灣農業的重要課題;農民為求高產,在水稻種植方面,往往過量施用氮素肥料,經長期試驗顯示,利用側條施肥插秧機進行「深層施肥」,產量並不亞於傳統栽培方式,且可節省全期氮肥施肥量20%以上,同時減少三次施肥工資,估算每公頃可增加收益3500元以上。該場日前於場內舉辦績效觀摩,將積極推廣給稻農採用。

 高雄場黃場長表示「深層施肥」即在水稻插秧同時,將配載於側條施肥插秧機中的肥料,藉由插植臂的驅動,將肥料埋入秧苗旁3~4公分處,深6~10公分的土中,以提供水稻初期生長所需。利用深層施肥具有下列優點: 1.省力、省工-插秧兼施肥料,可節省施用基肥及兩次追肥的工資; 2.省肥-可節省20%以上的氮肥用量;3.增加稻根活力-促進稻根伸長,植株健壯;4.將肥料埋入土中6~10公分處,可提升肥效,同時避免水質污染。

 黃場長提及早期水稻側條施肥插秧機較不容易被代耕業者與農民接受,主要原因為勞力負擔大,需增加1人負責肥料搬運與裝填;如肥料造粒技術不佳,容易導致肥料管阻塞,致作業能量降低,每天可能減少約1公頃的插植面積等缺點。但新型的水稻側條施肥插秧機,都是日本進口的八行式乘坐型,可顯著減少勞力負擔,加上肥料造粒技術改善,因此,已很少發生肥料管阻塞的情形。

 高雄場專家說明,目前側條施肥插秧機尚未普及的原因,主要是代耕業者需增加1人的勞力付出,而每天插植面積減少,且插秧期間每2~3天即需清洗插秧機;但是,若稻農願意多支付每公頃約3500元的代耕費用,則因可減少20% 氮素肥料施用量及節省三次施肥的工資,在產量又不減少的情形下,估計每公頃仍可增加收益達3500元以上。因此,利用側條施肥插秧機於水稻生產,除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又可降低生產成本,兼顧農地的永續利用,是一舉數得的水稻栽培生產模式。高雄場將積極示範推廣,期望此一對環境友善的水稻生產模式更加普及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