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縣市長的四大優點
目前公布的九位中國事務委員,五人是民進黨的實力領袖(蘇、蔡、謝、游、吳),兩人是功能取向(柯、邱),兩人是直轄市長(陳、賴),人事布局已經顧及多方面。由於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規定「本會置委員七至九人」,黨中央已經提足名額,除非修改設置要點,否則並沒有額外提名的空間。
除了兩位直轄市長之外,民進黨執政縣市長還包括另外四位:宜蘭縣長林聰賢、雲林縣長蘇治芬、嘉義縣長張花冠、屏東縣長曹啟鴻,都是表現傑出、嫻熟地方事務、具有豐富兩岸經驗的地方首長。我們贊同前主席蔡英文的提議,認為「廣納縣市長」對民進黨制定兩岸政策,將具有四大優點:
一、廣納縣市長參加中委會,可增加對兩岸現況的具體了解,提高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可行性。
民進黨要走出「逢中必反」的意識型態教條,就要先切實了解各縣市的兩岸交流現況和實際需求,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兩岸政策。縣市長是地方父母官,最了解當地人民需求,正是提昇民進黨兩岸政策可行性的最佳代表。
問題是,各縣市的兩岸問題不盡相同,高雄未必了解屏東,台南也未必了解嘉義,更不要說能了解到更遠的雲林和宜蘭。特別在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草創階段,更要讓台灣人民確信民進黨願意實事求是、力求解決兩岸問題的決心誠意。廣納縣市長參加中委會,最容易達成這些目標。
二、廣納縣市長參加中委會,可讓民進黨及早因應今年ECFA後續協商,將大幅擴大兩岸貨品貿易+服務貿易開放清單,必將對各縣市產生空前衝擊,民進黨有必要透過縣市長及早掌握狀況。
馬總統才剛在4月29日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會上,表示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實現兩岸自由貿易的目標」,亦即在既有的539項ECFA早收清單之外,將在年底前進一步開放數以千計的兩岸貨品,必將對各縣市經濟產生空前衝擊。根據2010年的ECFA經驗,民進黨縣市長對於兩岸現況的理解,明顯遠超過立院黨團,民進黨中委會有必要廣納縣市長,及早掌握各縣市即將面臨的兩岸開放衝擊。
三、廣納縣市長參加中委會,可借重縣市長領先其他黨內菁英的兩岸交流經驗,不但可提昇政策可行性,還可提供具體視野,避免兩岸政策流於想當然爾。
不管是赴大陸行銷地方名產或觀光、或是赴大陸觀摩參訪、或是赴大陸參加活動、或是舉辦兩岸交流、或是接待大陸貴賓來訪,民進黨縣市長顯然比其他黨內菁英,具有更多第一手的兩岸經驗。這些寶貴的親身經歷,顯然遠非書本知識所能取代,更可避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流於一廂情願。
四、廣納縣市長參加中委會,可提前展開明年七合一選舉布局,使所有民進黨參選人能與縣市長密切結合,共同推動各縣市因應ECFA大幅開放的具體計畫。
兩岸議題固然未必是地方選舉的核心,但兩岸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的大幅開放,必將嚴重影響各縣市的經濟發展,不管是各級首長或各級民代參選人,顯然有必要了解兩岸自由貿易對地方經濟的衝擊。
此外,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之後,大陸也可能啟動新一波惠台措施,例如地方採購、地方投資、地方觀光,都將牽動到地方農漁會或民間社團的配合,與地方選舉也必將產生連動關係,民進黨各縣市參選人顯然也有必要及早進入狀況,以免被排除在兩岸經貿交流之外,喪失開拓更多選民的機會。
廣納縣市長,展現決心誠意
綜上所述,廣納現任縣市長參加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不但可更具體了解兩岸交流現況,增加兩岸政策的可行性,同時可及早掌握各縣市狀況,因應年底的兩岸自由貿易衝擊。此外,還可借重現任縣市長的寶貴兩岸經驗,增加具體實踐的政策視野,並提前展開明年七合一選舉布局,讓所有參選人及早掌握各縣市的兩岸經貿交流先機。
要擴大中委會的縣市長參與,只要增加中委會的名額規定,將原本「本會置委員七至九人」,改為「本會置委員至少七人」即可。只要黨內有共識,就可在5月9日第一次委員會議提案修改,藉此展現民進黨推動兩岸政策的決心誠意。